曼弄普洱茶特点(曼糯普洱茶特点)

山里向茶 2023-01-12 07:12 编辑:admin 99阅读

1. 曼糯普洱茶特点

勐海有八个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从北往南,分别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在西部。

茶山名:帕沙普洱茶山

释名:“一座山,一条河”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南帕沙村,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500毫米。

古树产地: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

茶山历史:帕沙村唐宋时期即有哈尼先民居住种茶,目前仍保留相当数量古树。

古树现状:帕沙目前存留的古茶园有2900亩左右,每个寨子都有一定数量的古树资源。几百年树龄的古树存量很多,大树成片,基本未经矮化,保护较好。其中帕沙老寨的古树茶较为出名。

茶质特色:帕沙古树苦涩明显,但可以化开,清甜亦显,生津明显,山野韵足。

茶山名:巴达普洱茶山

释名:“仙人脚印”

茶山地理:勐海县西部,原属巴达乡,今属西定乡,西隔南览河与缅甸相望。海拔1580-2000米。

古树产地:曼迈、章朗、曼帕勒等。

茶山历史:巴达茶的出名主要是因为1962年发现的巴达野生大茶树,为云南成为世界茶发源地做出了贡献,勐海茶厂在巴达地区也有规模庞大的台地茶基地。其实除了野生茶和台地茶,巴达的栽培古树茶资源也很优秀,是当地的布朗族先民种植的,章朗古寨已有超过1400年历史。

古树现状:巴达章朗、曼迈等地的古树茶园自然环境保存较好,茶园与森林共生,古茶树自然生长,大多没有矮化,有少量小叶种。古茶园共有两千亩以上。

茶质特色:山韵饱满,香气纯正,苦涩明显,汤中有甜,回甘快而明显。

茶山名:曼糯普洱茶山

茶山地理:勐海县最北端,属勐往乡勐往村,同普洱的澜沧和思茅区交界。这里是澜沧江出普洱市、进入西双版纳的第一站。海拔1200-1300米。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

古树产地:主要有三个寨子,大寨、上寨、中寨。

茶山历史:这里曾是勐海通往澜沧的古道,历史上曾经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后来勐海通往澜沧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区逐渐衰落。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

古树现状:曼糯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经过较大破坏,很多古树被砍掉种粮食。但目前仍保留了2000亩左右。茶山环境历经破坏,植被比较单一。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清晰,苦涩明显,回甘较慢,香气较浓郁。

茶山名:勐宋(勐海)普洱茶山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宋乡,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其中那卡茶区海拔1600米,保塘茶区海拔1700-18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大曼吕、那卡(腊卡)

茶山历史: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那卡也是版纳最负盛名的产区之一,一百多年前即有汉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大曼吕等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了新式茶园,成为勐海茶厂的重要原料来源。

古树现状:勐宋地区的古茶园目前还有3000亩左右。其中以那卡茶的最为出名,保塘茶区保护的最为完好。那卡古茶园种植密度较大,其中有一定小叶种混生。目前保留有300多亩。保塘古茶区与森林灌木共生,古茶分布密度较低,散布在森林里。还保留了一定量较粗大的老树。

茶质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树茶普遍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韵强,回甘较慢。

茶山名:南糯山普洱茶山

释名:“(产)笋酱(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

古树产地: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茶山历史: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种茶,虽系传说,但古濮人种茶的历史则十分久远,后来哈尼人迁入南糯山开始种茶,南糯山半坡寨的茶树王即是历史的证明。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都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民国时期这里是云南机器制茶的发祥地。八十年代大规模开发茶园时对古树有一定的破坏。

古树现状:目前南糯山古茶园约12000亩,是版纳地区最为著名和面积最大的古茶山。古茶园分布在9个自然村,由于分布较广,不同寨子的茶口感有一定区别以半坡老寨的茶最为出名。由于代经历史变迁,南糯山古树,矮化老树,台地茶并存,古树茶品质有所下滑。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回甘较快,山野气韵较显。传统上南糯山茶香气较饱满,苦涩明显,近年来苦涩较弱,香气较不显。

贺开古树群

茶山名:贺开普洱茶山

释名:“最先看到太阳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北连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区,东邻拉达勐水库,西面腑望勐混坝子。海拔1400-1700米。

古树产地: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迈、曼蚌、曼囡等

茶山历史:贺开拉祜属古羌人余脉,很早就在贺开一代种茶。当地人以诸葛亮为茶祖,每年有仪式祭拜。当地还流传这古茶树的传说。近代贺开也是版纳较为著名的茶区之一。

古树现状:贺开现有连片古茶园9000亩以上,分布于贺开、曼蚌2个村委会7个寨。贺开古茶园在西双版纳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在曼弄新、老寨之间有十几株树龄近千年的大茶树。古茶园自然环境保护较为良好。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略有苦涩,苦涩化甘较快,山韵明显。

布朗山

茶山名:布朗山普洱茶山

释名:布朗族聚居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南与缅甸接壤。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7度。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相对海拔较低,约1200米。

古树产地: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

茶山历史:布朗山的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濮人在云南种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目前在老曼娥寨还保留有较大规模的古茶园。老班章古树在本世纪早期开始逐渐为人所知,从外形到滋味,都具有明显特点,茶友中有普洱茶之王的称誉,至今仍是普洱茶市场价格的重要参考点。

古树现状:目前老班章和新班章寨共有古茶园两千多亩,以老班章树龄较老,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新班章亦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老曼娥寨的古茶园面积更大,有三千亩以上。总体来说,当地人为维护老班章声誉,茶园生态保护和管理不错,但和大多数名山一样,存在过度采摘的情况,茶质有所下降。

2. 曼撒普洱茶特点

曼撒茶叶芽宽大,肥硕,结实,足普洱茶中雄性之美的代表。茶汤口感微苦涩,香气高,蜜香口人透着一股幽澜香,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扬水柔,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甘韵遍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3. 曼糯茶怎么样

  你是要推荐好吃的地方还是好吃的?版纳的美食还蛮多。先是西双版纳的美食推荐:  

1、傣家糯包谷  西双版纳傣家小糯玉米是地方特色玉米品种,有黄糯、花白糯、白糯和紫糯等品种,小糯玉米个头小巧,籽粒饱满丰美,口味纯正、香糯、甘甜皮薄无渣,口感很好,名声在外。尤其以独特的甘甜和糯香令人难以忘怀。  

2、紫米露  紫米露是由紫米,香芋奶茶,碎冰块做成的冷饮,由于版纳天气炎热,夏天吃简直就是透心凉,即解暑又解馋。  

3、特色酸凉拌  凉拌是当地人最喜爱的小吃,例如米线,米干,凉面,凉粉,木瓜,芒果,酸多一等,利用当地人民种植的各式各样作料混合拌制而成,味道酸辣带甜,再加上自制酱料,形成一道美味的民间食品,赢得当地人民的好评,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风味小吃,更是解酒的良药。  

4、香茅草烤鱼  香茅草烤鱼是西双版纳地区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的一道碳烤鲜罗非鱼菜肴,采用新鲜的香茅草,也是地道传统的一道傣族风味菜肴。由于做法独到、香料独特、鲜香可口,在傣味菜肴中知名度非常高,是傣家人款待贵宾不可少的一道菜。  

5、菠萝饭  菠萝饭作为云南边疆傣族一道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菠萝饭与普通米饭大有区别,其独有亚热带水果菠萝的鲜、香、酸、甜,与糯米饭醇香滑润的双重口感,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6、傣味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7、傣味酸肉  西双版纳傣族善于腌渍酸肉,所腌酸肉,以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酸牛筋,以牛筋(主要为蹄筋)为原料腌制。加工时,将牛筋上的油、肉、粘膜等杂质剔去,取纯牛筋切条,煮至可以嚼食程度,捞出用冷水淘洗、滤干、晾冷。拌以适量食盐、辣椒、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使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筋白而净,清清爽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当地傣味餐馆一道独具风格的主菜。  

8、酸笋煮鸡、酸笋煮鱼  酸笋煮鱼、鸡,是西双版纳傣族名菜,清新的笋子经过研制,自有特殊的酸味,用来煮鱼。掩盖鱼的腥味同时又有清笋的香味及酸味,深受版纳人喜欢。酸笋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笋去壳后切成丝,再加入盐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备用。这道菜酸香可口,十分开胃。  

9、烤猪蹄  夏天的夜晚,冷淡杯、夜啤酒、各色烧烤……只要味道合适,美食从不缺人气。不知何时,特色烤猪蹄加入了版纳人民烧烤小吃摊的大军。经过整夜的用料腌制,猪蹄已经成熟,加上烈火的碳烤,香味四溢,经过10几分钟的烘烤却不流失其内在的水分,肥而不腻。现在开始美食店铺:  1、玉香园—正宗傣味  2、曼飞龙烤鸡  特色烤鸡,色香味俱全。  3、财春青  正宗泰国风味小吃。服务周到,味道好!深受当地人喜爱的一家特色餐厅。  4、曼听小寨玉丙黎明傣家烧烤  烧烤品种多,味道很好,价格适中!  5、曼回索 经典傣味  主推各种特色傣味小吃  6、美美咖啡屋  环境:地方小点但体现了休闲的风情,在露天路边绿阴大树下十分休闲。饮料和甜品的味道都还可以。  6、滨江公园夜市小吃街  景洪市滨江大道滨江

4. 普洱曼糯茶的特点

“曼糯”生茶有薯香,评测报告如下:

  润茶一道,水甫入,茶香冲天而起,高扬高亢。

  适时出汤,闻茶底略有青味,草木香,清甜香,挂杯蜜甜,一点点脂粉香气。

  深闻茶汤,花香,甜香,还有点点薯香。是的,我确认。

  湿醒三分钟,开汤品饮。

  一汤5秒,香气高扬持久,与其他布朗茶不同,这款茶的香气给人一种粉嫩感,熨帖的很啊!

  出汤后,盖子留温存的脂粉香气,我想你猜到了,三分像“易武”。但它不是易武,它是地道的“曼糯”,勐海的北大门,便由它驻守。

  茶汤通透,茶质干净,短小的茶毫在汤中飞舞,毫量一般般。

  入口几乎无涩,薄薄薄薄的植物鲜苦一闪而逝,化尽后口腔很快出现甜感。

  汤感略薄,但淳和平正,舌感润,喉部感觉更是温存体贴,相当的舒服。

  这感觉就像半勺温水浇在一勺白砂糖上,一点点的化,一点点的感,那鲜那甜那润,几秒后纷至沓来,抓心抓魂,一泡惊艳。

  二汤5秒,香气高足,挂杯悠润持久。

  轻灵的花香带着一点脂粉气,更加生动妖娆。茶汤厚了一些,稠润感上升,倾倒时如绸如蜜,如影如练。

  入口,一丢丢的苦,无涩,秒化。春茶的鲜香,鲜醇,鲜嫩,鲜甜迅速攻占味蕾,山野气韵尽显。

  汤中含香,不算浓醇,但鲜灵水灵。落喉之后,浅浅回甘,两颊一点点收敛感,很快消退。

  口腔里韵感极佳,说它淡,留存却久;说它薄,却一直鲜活。这韵感生动,持久,开阔,真的很棒。

  三汤10秒,香气纯雅粉嫩,高亢有力。

  汤色略深,杏黄配上白瓷小杯甚是稳妥,暖玉一般,温润可人。

  凑近闻,花蜜香,一点脂粉气混合薯香,轻轻袅袅,温柔纯正。

  这是不一样的布朗,这种纯、雅、高、娆的香气在别的布朗茶上从未体会到,太诱人了。

  入口,薄薄的微苦,划舌而过,未至喉便消逝,茶汤稠滑甘美,柔润鲜纯。

  厚度略上升,但不算压舌,悄无声息中,植物的甜感由舌根蔓延至整个口腔,鲜润至极。

  这甜不是果甜,不是蜜甜,不是蔗甜,也不是糖甜,就是饱含野韵与芬芳的植物的甜,别致生机,自成一脉。

  回甘稍滞后,绵柔轻巧而来,非威猛,非强霸,但持续律动,深入有力。

  约半分钟后,口腔的韵感与喉部无缝对接,浑然一体。

  真正的深幽,真正的沉长,真正的绵柔悠远,真正的生生不息。

  都说“真水无香”,古树料的内劲和暗力,高级的体验与口感,今日终于领教了。

  四汤15秒,茶香不减,锐利洒脱。杯底香减弱,清朗清甜。

  将公杯清空,碎渣杂质灰尘极少极少,干净纯正。

  汤中茶毫明显变少,对着阳光细观,依稀可见。

  汤色飘逸唯美,秀色可餐也可饮,一杯又一杯,酣畅淋漓,尽情挥洒。

  茶汤温润稠滑,厚度尚可。入口微微有涩,苦如蟬翼,都化的干净利落。

  口中茶香汤香弥漫,甜韵持续发力,层次分明,滋味隽永。

  喉韵沉长绵远,更加深入。

  从舌尖一直到喉部以下,韵感无死角覆盖,甘润甘美,柔中透微刚,两极而立,气度磅礴。

  生津徐徐而来,其实从二汤起生津就可感,只是前文没有描述。

  津液淙淙,与口中韵感充分交融,似有迹也无迹,真是耐人寻味。

  四汤结束,闻了一下碗中茶叶,此时已微凉,植物的清香甜香,仔细体会,还有一股淡淡的甜瓜味儿,沁人心脾。

  五汤,20秒。

  茶汤有了些许糯感,淳和,柔润,糯糯的,软软的,暖暖的。

  水路细滑,喉感通畅,回甘持久,生津绵绵,韵感依旧辽远阔达,幽深奔放。

  喝到这一汤,色香味韵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这款茶的气质、品质,口感、体感,推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六七八汤,在25秒基础上适当延时。

  这款茶的巅峰状态一直持续到七汤,八汤时滋味浓郁度和馥郁度开始缓慢下降。

  汤感稍转薄,但仍有果胶质感,鲜甜中加入了一点清甜,韵感依旧无敌,只是厚度和力度稍逊。

  茶汤依然柔糯,温存,软滑暖口,温润内敛的气质丝毫未变。

  苦涩全无,甜意浓浓,纯料的质感和口感在这一阶段体现的最是明显。

  高级,轻奢,别的茶很难企及。

  从六汤开始,体感开始出现,接下来便是绵绵不绝。

  这款茶的茶气特别温柔,走体透肤,循循善诱。

  微微出汗,微微温热,敛神涤躁,通透轻灵。身心轻快,舒畅,神采随之飞扬。

  九十十一汤,汤色保持的很好,浅浅的鸡油黄,净透无双。

  茶质依旧在线性输出,茶汤弥香,仍是那清浅的花香。

  倾倒时仍存一些果胶感,入杯中微微晃动,自是万种风情。

  汤感清和,婉约,灵秀,植物的鲜感依依,别致的甜仍是铺满舌面。

  汤落喉,生甘留韵,清雅淡爽鲜活。

  呼吸之间,茶香萦绕,清清凉凉。

  十一汤,无水味,淡而凝,简而邃,清清爽爽,入神定味。

  接下来,我一直坐杯到十六道,一个人就这样轻呷慢啜。

  叶芽浮沉,气缥缈,香氤氲,宁静安适,消遣这夏日好时光。

  叶底:叶片脉络清晰,具革质感,肥厚有弹性。

  梗粗壮,鲜韧,脆韧,一切即断。

  整体看鲜活,柔韧,匀整,品阶相当高。

  总结:这款“曼糯”生茶,古树纯料,制程规范,茶质纯净,实力超绝。

  说香,干茶香清正和雅,自带清凉。冲泡过程,香气持久高锐,极妙的花香,伴着蜜香、脂粉香气,妖娆粉嫩。挂杯香稍逊色,五汤后衰减较快。

  汤香别致灵动,自成一格,淡淡的脂粉气息混合薯香,一直持续到十汤后。

  勐海第一香,不品不识,相见恨晚。

  说汤,茶汤绵润稠滑,柔和软糯,具果胶质感。厚度中上,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状态的保持,到十一汤不见特别明显的退步,春料茶青,便似那源头活水,在含蓄蕴藉中一点点惊掉你的下巴,摧垮你的心理预期。

  说味,这款茶有鲜苦,几乎无涩。茶汤含香,四汤前汤香较弱,略显浮躁;四汤后,香下沉,渐入佳境。

  绵润的汤体结合花香蜜香甜香,植物木质香,一点点脂粉气,一点点果脯香,圆融交错,乃至大成。

  春茶的鲜感从一而终,至十一汤,氨基酸的鲜活烙印仍可明显感知,鲜雅鲜醇,自然流转。

  饕餮,盛宴,无以复加。

  有不足吗?有。

  口感的层次性略欠。但纯料使然,一山一味,一寨一韵,喝纯料,喝的不就是“个性昭彰”吗?

  说韵,这款“曼糯”生茶的韵感实实在在惊到我了。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去准确的表达和诠释,只能是尽力而为。

  以前接触过的生茶,有的韵短,有的韵薄,有的口中有喉中无,有的喉中一小块嘴巴里寡淡,有的韵猛但粗劣低级,有的口腔和喉部的感觉是断开的。

  这款茶的韵不属于以上林林种种的任何一个,它的韵纯雅,鲜活,温柔,有力量感。从舌尖到喉部一脉相承,开阔、深长、悠远,生生而不息。

  就像微风拂过谷地,就像缓水轻漫禾苗,脉脉不得语,润物细无声。

  从一入口开始,滴滴尽是抚慰,滴滴尽是缱绻。

  古人有诗: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在三伏天气里,泡上一杯“曼糯”,让清风揽胜,任清凉入怀,如此,时光自会变慢。

  心平,处处是景;

  意淡,草木皆禅。

  好茶若斯,美人怎敢老去!

  勐海,云南普洱第一县。

  造化山川,吞吐江河。在声名远播的名山名寨中,曼糯,便如一位“红粉”俠隐,生而知之,自然天授,不染纤尘,遗世独立,

  它不喧哗,铿锵有声;

  它不粉饰,自带光环。

  它根系勐海,又区别于勐海,香高韵长,鲜活甘润。

  今日品过,终生难忘,余生还长,相伴共徜徉!

5. 曼糯普洱茶特点口感

猫耳朵是特指倚邦茶山的古树茶,因为叶小,芽尖不显而叶大,形似猫耳,所以,被世人称为猫耳朵。

猫耳朵普洱茶的特点:

第一道,汤色蜜黄,花香细密。

第二道,除了香气,滋味亦细润香甜。

第三道,茶汤略涩,却能当下化解,舌底生津。

第四道,金黄色的茶汤,清澈透亮,香气沉在水中。

第五道,泡得重些,苦涩化得快?

第六至八道,醇和甜润,花香清冽。

第九至十道,滋味更甜柔下来,香气常留两颊,水底香留,另有蜜香。这是一款迷人的茶。

泡至十二道,滋味并未淡去,叶底透着莹莹光亮,似可溶化,正是隽永之味,清新可人的风格。猫耳朵茶几乎不苦不涩。

“不苦”却回甘迅猛,“不涩”也能满口生津,猫耳朵的甜,甜可裹嘴。

6. 曼妙普洱茶

 歌曲:国色天香所属专辑:《铭乐》发行时间:2011-09-30作词:龚铭作曲:龚铭歌手:龚铭歌词:品天之甘露闻日月芬芳彩云之南茶马古道玉贡普洱国色天香好一杯芬芳的女儿茶香飘千里倾城倾国品一品妙曼普洱茶回味绵长国色天香茶沁人肺腑香芬芳大地艳若玛瑙红似宝石千年普洱国色天香好一杯芬芳的女儿茶怡香悦色倾城倾国品一品妙曼普洱茶誉满天下国色天香好一杯芬芳的女儿茶怡香悦色倾城倾国品一品妙曼普洱茶誉满天下国色天香国色天香龚铭 ,创作性歌手,拥有歌唱、表演、音乐编辑等多项才能,擅长演绎新民歌,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出。2007年参加中央台《同乐五洲》大型晚会。2007年出演范小天导演执导的电视剧版《风月》。2006年在百集大型木偶连续剧《秦汉英杰》担任音乐编辑。2005年亚洲音乐节南京赛区特别奖。音乐作品有:《盛世中国》《吉祥奥运》《飘落的花瓣》《月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