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叶制茶工艺(老茶叶制茶工艺流程)

山里向茶 2022-11-27 01:44 编辑:admin 257阅读

1. 老茶叶制茶工艺流程

喝茶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你都知道吗?

1.不适宜喝浓茶

有些人泡茶就是为了提神,所以泡茶的时候放入很多茶叶,浓茶中含有很多茶碱和咖啡因,刺激性太强会出现头痛,失眠,对肠胃功能也不好。

2.不易喝隔夜茶

隔夜茶不要觉得扔掉可惜,隔夜茶容易滋生很多细菌,而且茶叶中含铅,时间过久,含铅量增加对人体有害。

3.不要空腹喝茶

有很多人喜欢早上一起来泡一杯茶,或者是吃饭前先喝点茶,空腹喝茶会冲淡胃液,对消化非常不利,而且还会营养蛋白质的吸收。

4.茶与药不能同时吃

茶叶水解药,本质上是茶中的咖啡因与某些药物例如镇静,安眠的药物相互抵制,所以最好是吃药两个小时之后不要喝茶。

5.生理期不能喝茶

女生来例假的时候失血过多,会出现缺铁现象,而茶水中鞣酸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

6.不适宜温度太高

温度过高对于泡茶的容器有要求,而且过高的温度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另外过烫的茶水容易烫伤刺激口腔。

7.孕妇不适宜喝茶

怀孕是个特殊时期,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对胎儿发育不好,而且影响铁元素的吸收,造成贫血。

8.酒后不宜喝茶

我们可能见过喝醉之后喝点茶水具有醒酒作用,其实这样的醒酒方式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因为茶叶的茶碱使乙醛从肾脏中直接排出。

9.胃溃疡者不宜饮茶

我们都知道茶叶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如果是胃溃疡比较严重的患者禁忌饮茶的。以免加重病情。

以上小贴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 制作茶叶工序

太子茶分为七道程序,分别是:焚香净室、超尘脱俗、摆盏净杯、明珠人宫、玉泉催花、云腴献主、评点江山。

第一道,焚香净室。品茶之前要清除浊气,使空气变得清新。这样品茶,当然高雅无比;另一层意思是,茶是神农所赐。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而,品茶时要特别恭敬。三个香炉,排成“品”字形,意思是“福、禄、寿”三星高照。

第二道,超尘脱俗。通俗地说,就是洗尘静心,以求进入另一种精神境界。洗尘静心是为使品茶进入意念中的那种精神境界。

第三道,摆盏净杯。茶具为一套古典式玉器,名叫“玉腴玉壶”,“云腴”是指肥大的云。净杯要求将水均匀地从茶杯上洗过,而且要无处不到,这种洗法叫“流云拂月”。然后,摆成“孔雀开屏”的形状,排在最前头的是“孔雀头”,这就是太子茶的茶杯。第四道,明珠人宫。“明珠”是指太子茶,“入宫”是将茶叶放人杯中。这“明珠’’可来之不易,它是农历谷雨前晴天的早晨,太阳尚未出山的时候,由尚未出嫁的村姑采摘而来的带露茶叶。只能采摘一芽一叶,称之为“一枪一旗”。“枪”指芽,“旗”指叶。解去“红纱”,取出“明珠”,叫做“仙女卸妆”。放茶叶到杯中叫“孔雀点头”,用拇指和食指摄着茶

叶,其余三个指头张开成孔雀形。

第五道,玉泉催花。“玉泉”是指水。这种水,要求“活泉”,就是奔流的泉水。煮水要求二沸;一沸“蟹眼”,二沸“鱼眼”,切忌三沸“龙眼”,这是黄庭坚煮茶时根据水泡大小而命名的。这“催花”就是泡上开水。开水要从杯的旁边均匀地慢慢地围绕“明珠”而筛。然后,对“明珠”水冲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游龙戏珠”。,最后加盖。

第六道,云腴献主。茶艺表演者轻轻地揭开茶杯盖子。奇迹发生了,“明珠”居然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花。这时,细观茶水,呈金红色,称之为“金汤”。用嘴轻轻地一吹,茶水立即掀起一层微波,金鳞片片,璀璨夺目。

第七道,评点江山,即品茶。“评茶”是品,“江山”分别是指水和茶质。

铁观音制作工序7道工序:茶菁、日光萎凋、静置及搅拌、浪菁、杀菁、揉捻团揉、最后程序:依喜好生熟茶干燥烘存。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唐代时,茶圣陆羽在公元758年左右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三卷,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丰富经验,于是饮茶之风开始兴于唐朝。那么唐代人是怎么制茶的?和我们现在制茶工艺有何不同?

唐代制茶工艺在陆羽的《茶经》里被概括为“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十四个字,然而具体工序却没有记载。

唐代制茶工序: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藏茶

3. 茶叶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将采好的鲜叶经过竹帚翻炒杀青,烘焙后进行拣剔、摊放。

接下来开始杀青、烘干两道工序。杀青分头锅、二锅。头锅几分钟后,当杀气消失,有清香味时,转入二锅。二锅则是整形。当茶叶部分水分消失后,起锅散热上烘。首先用炭火烤干,不用等脆,将茶叶放置网布上摊凉半小时左右。待到足干时,就可进行密封放置了。

4. 老茶叶制茶工艺流程图

在工业产品从原料到最终成品的工艺过程,需要用到一种专业的图示来表示这个过程,这就是工艺流程图(简称PFD)。工艺流程图比起文本而言,更容易检视生产和指导操作。通过 流程图,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工艺制作中,那些重复和遗漏的工作环节,这些都是非常有助于我们改善生成工序,从而提升工业设备的使用效率。

5. 茶叶精制的常用工序

1、绿茶: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绿茶是以采摘鲜叶为原料,绿茶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艺。绿茶的最大的品质特点就是“三绿”,即叶绿,汤绿,叶底绿。绿茶的花色品种都很多,按照杀青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按照干燥方法不同,又可以分为炒青绿茶,晒青绿茶以及烘青绿茶;按品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名优绿茶和大宗绿茶。绿茶又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

2、黄茶: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它的最主要特点是“黄汤黄叶”。黄茶的分类按照采摘鲜叶的嫩度以及芽叶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类,即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黄芽茶的代表主要由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黄小茶的代表有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平阳黄汤,蔚山白毛尖等;黄大茶的代表有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灯。

3、黑茶: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黑茶是在六大茶类中原料最为粗老的,成茶色泽呈黑褐色或黝黑色,主要是因为堆积发酵时间较长造成的。黑茶根据产区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湖南黑茶,四川边茶,湖北老青茶以及滇贵黑茶等。

4、白茶:萎凋-干燥(新工艺白茶:萎凋-轻揉-干燥)

白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是由宋代三色鲜芽,银丝水芽演变而来的。白茶的最大特点是“银叶白汤”。白茶按照茶树品种与鲜叶采摘的不同可以分为芽茶和叶茶,芽茶主要有白亳银针等,叶茶主要有白牡丹,寿眉,贡眉等。白茶分为白芽茶、白叶茶。

5、乌龙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做形)-干燥

青茶最初起源于福建省,迄今为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青茶最早可追索到宋代的北苑茶。青茶是我国特色茶之一,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特点,既有绿茶的清香,同时又有红茶的浓郁花香。青茶的最大特点是沏泡后的叶底“绿叶红镶边”。清茶根据产地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以及台湾乌龙茶。

6、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2013年湖南东江楚云仙红茶喜获“中茶杯”特等奖。

中国茶类种类丰富,备受广大人民喜爱,茶道被称为高雅艺术,喝茶对人身体有好处,中国六大茶类指的是我国所产的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类。

6. 茶叶加工工艺流程图PPT

一、会议前期通知

1.定会议日期,请专家(包括嘉宾和授课专家)。

2.拟定会议通知红头文件,包括会议介绍,主办、协办单位,会议时间、地点,是否收注册费,学分等,会议联系人等。附会议议程,参会回执。

3.通知发放四种方式:邮件、微信H5动态网页(带报名功能)、信件、电话。

4.应有专人通知和统计参会人员,方便会场大小准备、用餐、学分等数量限制。

二、专家联系(专人负责)

1.联系专家,告知会议时间以及专家授课具体时间。索要专家课件和个人简历。课件用于印刷会议资料,简历用于宣传和主持人介绍。

2.专家接送:包括往返接送,会场与酒店接送。协商完毕后,告知专家接送事宜。

3.去酒店查看,是否有早餐等。

4.专家如果提前1天到,会议负责人应去酒店接见。

三、会场前期准备

1.会议资料:包括讲课PPT,厂家宣传资料,笔记本,笔。会议资料袋、胸牌。

2.会场横幅,背景墙,展架,指引牌等。

3.根据参会人数,是否准备学分票、餐票等。

4.会场拍照人员,合影地点(有车占用需提前预定位置)。

5.会议当天专家就餐地点预定,参会人员就餐(盒饭、自助、围桌)。

四、会议前一天准备

1.会场布置完毕。可准备一些背景音乐。

2.茶歇食品、盆等,矿泉水,是否准备咖啡、茶等(备茶杯、开水)。

3.调试投影、舞台灯光控制(留工作人员电话,以防现场故障)、PPT(激光笔)、话筒(至少3个,讲者1个,主持1个,提问1个,其中1个无线麦)等。

4.台签。上主讲台的台签要准备2份,主讲台1份,第一排1份。

5.签到表、笔等。

6.人员分组:①签到、注册;②PPT、讲者主持台签更换;③茶歇。

7.嘉宾是否准备讲稿。

五、会议当天

1.报到组:报到、注册,发放资料等,根据报到人数,反馈就餐人数,订饭。

2.专家接待组:接待专家入场。

3.现场控制组:提前拷贝讲者PPT,主委定好主讲台就坐嘉宾,排好台签顺序。

4.开幕式结束后,集体合影。现场控制组需搬离主讲台桌椅,留主持人桌椅,放讲者简介(或提前给主持人)、水等。讲台更换讲者台签。

5. 准备茶歇。

六、就餐

1.如果是盒饭,全部人员坐于原位,工作人发盒饭,避免混乱。

2.专家围餐需有人引导。

会议结束后刷学分,如果人多,建议全部坐于原位,工作人员一个个走过去刷。

7. 茶叶的加工以及制作流程

正确泡茶的七个步骤为:

1、煮水,以山泉水、纯净水和矿泉水等软水为佳;

2、洗杯,提升茶具温度;

3、投茶,茶水比1:30~50;

4、注水冲泡;

5、倒茶,茶汤先倒进茶海,再倒入品茗杯;

6、给茶客奉茶;

7、闻茶香,品茶味。

泡茶用水以山泉水、纯净水和矿泉水等软水为最佳,无论是需要80度还是90度热水来泡茶,首先都必须煮沸,再晾至适宜的温度。

8. 茶叶初制的工序

我国通常把茶叶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六大基本茶类,外加再加工茶类与代用茶类,七个茶类的制作方法各有不同,详述如下:

一、 绿 茶

绿茶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历史悠久,产区广、产量多、品质好、销区稳,这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特点。

加工方法

绿茶制作过程虽因不同成品特色的制作要求不同各异,但主要过程是一致的。均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工序。

根据杀青和烘干的方法不同,绿茶可分为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四大类。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A、炒青:鲜叶→炒锅(滚筒)杀青→揉捻(做形)→炒锅(滚筒)→干燥

B、烘青:鲜叶→杀青→揉捻→烘干(火炉或烧机)

C、蒸青:鲜叶→蒸汽杀青→揉捻→干燥

D、晒青:鲜叶→杀青→揉捻→晒干

1、杀青 在几道主要的工序中,杀青是为彻底破坏细胞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便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气、发展茶香;三是改变叶子内含成分的性质,促进绿茶品质的形成;四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叶质变柔软,增加韧性,便于揉捻成形。

2、揉捻 目的是为了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干燥成形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

3、干燥 干燥是决定绿茶品质的最后一关。“干燥”这个名词,在制茶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认为仅是除去茶叶中的水分,而是在蒸发水分的同时,除了外形上有显著改变以外,叶内发生着复杂的热物理变化。

二、 黄 茶

黄茶在古时候有两种,一是茶树品种的关系,芽叶发黄;二是制作中闷黄。现在称之为黄茶的主要根据有两点:首先由工序中心“闷黄”作用而定;其次是由“黄汤黄叶”的品质特征来源。凡具备上述两点,才称得上黄茶。

加工方法

黄茶的制作技术要求,鲜叶嫩度和大小一致,制工精细,包装考究。品质特征除了共同点黄汤黄叶外,各种黄茶的造形和香味各有特点。

黄茶的特色工序是“闷黄”。指在鲜叶杀青将酶的活性充分破坏后,使叶片在湿热作用下,叶绿素破坏,多酚类化合物和其它内含物进行转化,及发生非酶促氧化反应,便芽叶呈现黄色。总体说来,黄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闷黄→复揉→烘干几道工序。从发酵程度上来说,黄茶属后发酵茶。

在黄茶制作过程中,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化合物,热化学作用会引起氧化、裂解、置换等而被破坏,使绿色减少,黄色更加显露出来,是黄茶呈现“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主要原因。另外,糖类和氨基酸的含量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物质的转化对黄茶的香味起着重要作用。

三、 黑 茶

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销售量大,品种花色很多。成品茶现有天尖、贡尖、黑砖茶、花砖茶、特制茯砖茶、湖北青砖茶、云南紧茶等。黑茶是我国的主要边销茶,又称“边茶”。主销内蒙、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

加工方法

黑茶的初制,分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和干燥五道工序。其品质要求:外形条索卷折,色泽黄褐油润,忌暗褐;内质香味纯和,汤色橙黄,叶底黄褐,忌红叶。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与红茶的“发酵”不同,而是堆大堆紧,渥堆时间长,并先通过杀青,在抑制酶促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渥堆,是黑茶特有的制造技术。

黑毛茶经分级整理后,便可压制成型,制成形状各异的成品黑茶。

四、 白 茶

白茶是福建省外销特种茶之一。台湾也有少量生产。白茶制法特异,不炒不揉。成茶满披银毫,呈白色,第一泡茶汤清淡如水,故称白茶。

近代白茶据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依鲜叶嫩度不同制成的成茶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纯用大白茶或水仙品种肥芽制成的称“银针”;以大白茶品种的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的称“白牡丹”;以菜茶嫩梢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称“贡眉”;制银针时剥下的叶片制成的称“寿眉”。

加工方法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干燥两个主要工序,成品外形身披白毫,汤色清淡泛黄,滋味甜绵纯爽,叶底微黄。从发酵程度上分,白茶属微发酵茶。

五、 青 茶

青茶主产我国的福建、台湾和广东。青茶的品种花色众多,皆以茶树品种命名。乌龙品种采制的称之为乌龙,水仙品种采制的称之为水仙,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之为铁观音。同一茶树品种因生长地区不同质量大不一样,所以在青茶品种花色之前都冠以地区名称加以区别。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广东凤凰单枞等。

为了方便对外贸易,除了最优和最差的品种外,其余的良种混合采制成一个花色品种,称为“色种”。

加工方法

青茶总的制造过程是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干。其中做青是青茶的特有作业工序,是青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序。可以说没有做青工序也就没有青茶的品质特征。

安溪铁观音

闽南青茶也是以茶树品种命名,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铁观音,乌龙、水仙等品种采制的称乌龙、水仙 。但是也有品种名称与产品名称不同的,如佛手品种采制的叫香椽,黄旦品种采制的叫黄金桂,还有许多混合品种采制的,制成的茶叶统称为“色种”。

闽南青茶中,铁观音品质最佳,为闽南青茶之冠,而乌龙品质最差,其他花色居中。铁观音品种属无性繁殖系,生长在福建安溪县范围内的品质最优,所以闽南青茶应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

武夷岩茶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的西南,山上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山坑岩壑之间,采制的青茶称为“岩茶”。岩茶外形条索粗壮紧实,色泽沙绿密黄,鲜润光泽,泛“宝色”。不带嫩叶和粗老叶,茎梗干净。花果香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后味长具“岩韵”。汤色橙黄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透明、绿蒂黄底边镶红。

广东凤凰单枞

广东青茶主要产地是汕头地区,以潮安、饶平、陆丰为主产县,产量占全省70%以上。主要品种有:广东凤凰水仙、梅占、茗花、奇兰、黄旦、铁观音、乌龙以及福建水仙等20多个适制品种。其中凤凰单枞以香高味深耐泡著称,品质特佳,驰名中外。

凤凰水仙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而肥壮,色泽清褐,汤色黄艳而显绿,滋味鲜爽浓郁甘醇,有天然花香,叶底青叶红镶边。耐冲泡,连泡十余次,仍有香气,甘味久远。

台湾乌龙

台湾除乌龙茶外,还有包种,变色程度比乌龙轻,其制法与乌龙相类似。另外台湾还有铁观音品种,仿安溪铁观音制法。在青茶类中,台湾乌龙茶变色程度最重,红色部分占全叶的56%,甚至达60~70%,包种为最轻,为13%,台湾铁观音居中,为30%左右。

台湾乌龙,白毫较多,呈铜褐色,汤色橙红,滋味浓醇,尤以馥郁的清香冠台湾各种茶类之上。因台湾气候温暖,一年可四季采摘,春茶因雨水过多,色泽、汤色皆不好,香气低,品质最劣。夏茶晴天多,品质最好,汤色鲜丽,香味浓烈,形状整齐,白毫多。秋茶品质次于夏茶,但香气较高。冬茶品质和春茶相似,香低,次于春茶。

六、 红 茶

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素以香高、色艳、味浓驰名世界。我国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切细红茶和红砖茶等。

加工方法

红茶的制作分萎调→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基本工序。各地工夫红茶形质虽异,但其制法基本相同。鲜叶加工过程,是根据鲜叶内在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人为地创造变化条件,促进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形的形成。鲜叶加工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对红茶色、香、味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在红茶制作中,“发酵”工序是其品质特征形成的重要工序。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红茶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深刻氧化为核心的化学变化过程。这一化学变化的结果,就是产生茶黄素、茶红素以及茶褐素等产物,从而形成了红茶“浓、强、烈”及“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

七、再加工茶(代表:花茶制法)

花茶是选用香花和茶叶窨制而成,亦称熏花茶或香花茶,简称花茶。

花茶种类繁多,一般以所用香花定名,主要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白兰花茶、玳玳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等。上述每种花茶又因所用茶类(原料)不同,有着各种不同的产品。如茉莉大方、玫瑰红茶、桂花乌龙、桂花龙井等等。

各种花茶的香味各具特色,但对于花茶的品质要求是基本一致的。高级花茶均要求香气鲜浓、持久纯正;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彻明亮;叶底嫩匀明亮。

加工方法

花茶种类很多,窨制方法大同小异。兹以茉莉花茶为例,略述窨花技术。

窨制程序:茶坯→复火→白兰花打底→窨茉莉花→通花散热→收堆续窨→出花筛分→烘干。

(1)、茶坯处理 主要为茶坯烘干和冷却。烘干的目的有二:一为茶坯干燥,增加吸香能力;二为烘后保持一定茶温,便于香花吐香。

(2)、鲜花处理 采花时间宜迟不宜早,因为茉莉花习性是夜间开放,故在下午3点左右开采最宜,从而既保证了鲜花在夜间准时开放,又能保证了鲜花足够的成熟度。鲜花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分级与“养花”。

(3)、花茶窨制 茶坯摊置与鲜花养护工作完毕,便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窨制。

窨花拼和 将茶坯与鲜花按一定的比例拼和,一般每一窨次每担茶坯下30~50斤鲜花为宜,但也有高档茶下 80斤甚至更多的。拼和拌匀后一般以625px左右的堆高为宜,从而使茶堆在鲜花呼吸作用下逐步升温,完成鲜花吐香、茶坯吸香的过程。

通花散热 由于鲜花呼吸作用,窨品堆温度会不断升高,但温度过高会使鲜花吐香停滞而产生“闷死”或“烧花”现象,故当窨品堆温度达到45OC左右时,要适时将窨品堆摊开,散发热量,这种方法叫“通花散热”,简称“通花”。正确掌握在窨品的“通花散热”,是提高花香味浓、鲜灵的重要环节。

收堆续窨 通花散热后,当窨品温度下降到35~38OC时,为使茶叶继续吸收花香,再将摊开的窨品重新堆起来,这一过程叫做收堆续窨。

起 花 当鲜花的大部分香气被茶坯吸收,花瓣也趋于萎蔫时,要将花与茶坯进行及时的分离,以防花渣产生的气味污染茶坯。起花操作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对起花后的茶坯及时干燥。

复火干燥 茶坯在吸收花香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水分,一般由原来的5%左右升至13~15%。此时的茶坯不仅含水量高,而且有一定的温度,极易氧化变质,因此要及时干燥。

以上过程,在窨花技术上称为“一窨”,如此反复则为二窨、三窨,一般花茶档次越高,窨次越多。

提 花 经过一至多次窨花的茶叶,最后用少量的鲜花(一般按8~10斤/担)再窨一次,此次窨花不经“通花”,当茶坯含水量达到成品要求时即行“起花”,且不用干燥而成成品。此谓提花。

提花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花茶的表面香气,以提高花茶的鲜灵度。提花对花的要求非常高,必须选粒大饱满、花色洁白、质好的鲜花,水花不能用于提花。花茶的制作工艺中只需一次提花,有些高档茶甚至不提花而直接出成品。

八、代用茶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代用茶分为叶类、花类、果类和根茎类以及多方配伍类等多种成品形态。

同于茶的饮用方式,一般由卫生部规定的食品分类中的“药食同源类”、“可用于保健品类”两类物品中的单种或多种物品组成,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叶或者果实制成的茶制品。单品初制多由烘干制作而成,然后以达到不同的保健目的而单方或多方配伍供人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