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历史

山里向茶 2023-01-19 01:42 编辑:admin 269阅读

公元1180年左右,今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在叭真的带领下统一了傣族的各个部落,建立了景龙金殿国。勐泐政权的建立,标志着西双版纳傣族的主体傣泐人正式形成。

元明时期,汉、傣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别是大量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科学在傣族地区广为传播,迅速促进了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傣族和汉、景颇、佤等族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多次武装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傣族人民又与全国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武装斗争,为保卫祖国边疆神圣领土作出了贡献。

扩展资料:

傣族习俗

1、关门节、开门节,关门节,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2、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3、花街节,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傣族

傣族历史

傣族的社会发展,和祖国的历史分不开的。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傣族地区就是祖国西南和中印半岛的缅甸、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建置益州郡时,傣族地区即是益州郡的西南边疆;东汉永乐十二年(69)在哀牢地区增设了永昌郡,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当时永昌徼外的傣族先民――掸族部落,曾3次遣使携土产珍宝到东汉京城――洛阳朝贡,受到中央皇朝的封赐。公元120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朝贺,并派出精湛的乐队和杂技艺术团到东汉宫廷演出,博得安帝和群臣的赞赏,东汉皇朝赐给掸国使节印绶、金银、彩缯;掸国王雍由调被封为汉大都尉。至此,傣族和东汉皇朝正式建立了隶属关系。这一时期,傣族社会已进入农村公社制。

唐宋两代是傣族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当时傣族先民称金齿、银齿、茫蛮、白衣等,先后分属于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和大理管辖。根据樊绰《蛮书》及《新唐书・南诏传》等记载,唐时其分布区域广及今保山、凤庆、临沧、孟连、景东、西双版纳、德宏及红河州一带地区,与今日傣族分布区域大体相当。就在这个历史时期,傣族先民在滇西建立了勐卯国(公元七世纪),在滇南开南州(后银生府)一带也扩大了自己的地域。到了宋代,傣族先民在滇南地区以景洪为中心建立“景龙金殿国”,时在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其首领叭真受大理国封号,“命为一方之王”(《泐史》),10年后征服远近各邦,成为盟主,所辖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傣文编年史书《泐史》称其“有人民八百四十四万,白象九千条,马九万七千匹”。由于南诏、大理对傣族地区统治的加强,进一步密切了边疆与内地和中央皇朝之间的联系,傣族社会已处于封建领主制。

这个时期傣族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唐时的傣族先民已进入了畜力犁耕的农业阶段,水利灌溉普遍应用于水稻之中。社会生产的极大发展。并由此带来了傣族地区商品交换的繁荣。明李京《云南志略》讲到傣族地区“毡布茶盐,互相贸易”,实是唐宋时商业情况的继续。傣族地区自古是中外交通的一条要道,西汉时所谓“蜀身毒道”或“西南丝道”,就是从四川经云南德宏等傣族地区通往缅甸、印度的交通线。到了唐代,云南与中南半岛之间已有四条交通线,都经过傣族地区。傣族地区所产之金、银、布、茶、盐及许多热带果品,也就进入了中外市场。傣族地区的物产,也吸引了不少内地商人。

1253年,蒙古军灭大理国。元朝开国后,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建立了云南行省,开始在傣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云南南部今西双版纳等地建立了彻里军民总管府,在西部包括今德宏州一带建立了金齿宣抚司,设六路总管府,后又建立了许多土司政权,加强了云南边疆地区的政权建置。�清代初期,仍沿袭明制在边疆推行土司制度,后来对靠近内地的傣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即由清廷委派的流官进行统治,这些地区逐步过渡到封建地主经济。清乾隆以后,云南的土司都属清政府委派的流官所建立的府厅管理。西双版纳于雍正七年(1729)属清朝普洱府管理。民国时期,土司衙门虽基本保留,但国民党在西双版纳设立了“思普沿边总局”,分置八个区,与当地土司共同议政;全区的重大事务归总局长处理;国民党在德宏地区设立芒遮板(今潞西)、南甸(今梁河)、干崖(今盈江)、盏达(今盈江西)、陇川、勐卯(今瑞丽)、盏西(今腾冲西)等行政委员,分辖各土司境,大大削弱了土司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废除土司制先后在傣族聚居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并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所有制的改造,使傣族走上了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傣族地区的革命和建设,尤其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傣族人民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傣族历史

傣族是红河州10个世居民族之一,也是红河州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红河州傣族共有98164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郾37%。居住区域呈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弥勒、元阳、红河、石屏、建水、泸西、个旧、河口、绿春等市县,蒙自、开远、屏边等市县也少量分布。傣族历史悠久,自称和他称较为复杂,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居住区域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

一、历史源流

傣族历史悠久,与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同祖,与水族、布依族、黎族、毛难仡佬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一同来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以“文身断发”为共同习俗,而且相互杂处,“各有种姓”,秦汉时期傣族先民就已经繁衍、生息在红河地区。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开发西南夷地区,建立政权,设置益州郡,其西南边疆一线正是傣族居住地区。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朝在哀牢山设置永昌郡,并同时期在“滇越”或更广大的区域里已经存在傣族先民的政治组织“掸国”。公元一、二世纪傣族先民被称为“掸”人,而“掸”人与永昌郡的“鸠僚”有着共同的族源关系。“掸”人有一部分是居住在今越南广治省及老挝和泰国北部一带,也是当年曾向东汉王朝“贡献”,并与东汉王朝建立了隶属关系。

唐代时期称“金齿”、“银齿”、“黑齿”等。“白衣没命军”参加南诏军队进伐安南都护府,为今红河州境内傣族的一部分。据《新唐书・南蛮传》说:“大中时(公元847~860),李琢为安南经略使,苛墨自私,以斗盐易一牛,夷人不堪,结南诏将段酋迁陷安南都护府,号白衣没命军。”这里的“白衣没命军”是指“白衣”组成的军队,他们因不堪忍受安南都经略使李琢的苛刻剥削,于是结南诏段酋迁陷安南都护府,不再与安南都护府往来。他们就是汉晋以来兴古郡内居住的“鸠僚”,分布在安南都护府北部和南诏的东南部即今越南北部与文山州和红河州南部接壤地带,与滇西永昌郡一带的“金齿”、“茫蛮”等是同一民族。南诏国之后的大理国时期,聚居在滇西和滇南地区的傣族被称为“金齿”、“银齿”、“黑齿”、“茫蛮”等。居住在红河流域一带的傣族被称为“白衣”。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说:“安南国……西有陆路通白衣蛮。”赵汝适《诸蕃志・交趾图》说:“西通白衣通”。此时“白衣”分布在大理国东南部和南部地带。《元史・本纪》记载至元十五年夏四月丁丑招降临安白衣城寨;二十五年四月“……自发中庆,经罗罗,白衣入交趾,往返三十八城”。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在今文山州、红河州至越南北部一直有傣族居住,同时也有“和蛮”(哈尼)等民族交错相居。

有文献说,此时期傣族地区已跨入了比较成熟的阶级社会,经济生产有了明显发展,为其壮大政治力量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南诏后期“金齿”等贵族势力崛起,傣族部落不断扩大发展。《元史・地理志》“金齿”等处宣抚司说:“……及段氏时,白夷诸蛮渐复故地,是后金齿诸蛮浸盛。”“威远州……其后金齿、白白夷蛮酋阿只步等其地。”红河地区的傣族在宋代向新平、墨江、蒙自、建水等地迁居。这时傣族的分布区域扩展到红河、元江及盘江一带,成为云南少数民族中较为强大的一个民族。

元代称“金齿”、“白夷”。李京《云南志略》说“西南之夷,白蛮最盛,北接吐蕃,南抵交趾,风俗大抵相同。”“黑水以外,澜沧江以东,红河以北百夷最盛。”即今西藏与印、缅交界处往东南到越南南北部地带都有傣族居住。民国《泸西县志》第二卷记载:“……元初内与齐民杂处,男女青年裹头,花饰五色线,编竹丝帽……。”又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十五年(1278)夏四月丁丑,云南行招降临安路白衣、和尼分地城寨一百九所。”可见,今红河两岸傣族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的状况,公元十三世纪以前即初步形成。

明、清两代沿称“百夷”。清代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在沿袭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和发展“改土归流”政策。具体地说,于清雍正四年开始,清王朝在西南地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改土归流”运动,并具体实施“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内宜流不宜土”方案。于是红河傣族地区同红河其他民族地区一样,江内傣族土司制度彻底“改土归流”,甚至瓦解。而江外傣族土司虽保留了土司制度,并仍实行封建土司制度,但也是“改土”“设流”进行统治。这个时期,红河傣族居住环境已基本定局,很少有迁徙和流迁现象。据清《临安府志・土司志》卷十八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西南设大小土司委管,其任职世袭,其中就有亏容司、阿邦司(包括曼车)。清代后称“摆夷“,解放后统称为傣族,按居住地和服饰分别称为“水傣”(白傣)、“旱傣”(包括花腰傣)。

另外,有傣族历史文献记载,傣族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并以傣族历史记录划分年代。第一时期他们称为“滇喇萨哈”。又称“橄榄时期”。根据傣历对照的公历推算,大约在公元前540年左右,这个时期是傣族社会无官、无佛寺、无剥削的时代。第二时期叫“摩喇萨哈”,又称“食米时期”,大约从公元前540年~公元700年之间,这个时期已有官、有佛寺,但没有剥削。第三时期叫“弥喇萨哈”,大约从公元700年~1950年,这个时期傣族社会是有官、有佛寺、有剥削的时代。虽然这一传说的年代并非准确,但也概括了傣族远古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二、族称

(一)历代傣族称谓

傣族自定居红河起,到今自称和他称,因居住区域和风俗习惯以及迁徙线路的不同而复杂纷纭。在汉文史籍中记载的傣族称谓有:“僚族”、“鸠僚”、“白衣”、“百夷”、“金齿”、、“银齿”、“黑齿”、“绣面”、“茫蛮”、“棠魔”、“傣”、“大傣”、“小傣”、“大百夷”、“小百夷”、“摆衣”、“大摆夷”、“小摆夷”、“旱摆夷”、“水摆夷”、“旱傣”、“水傣”等。

1、“僚”。即“僚族”,是从“百越”族群部落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据《后汉书・西南夷・夜郎传》记载:“夷僚咸以竹王(夜郎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可见,夜郎王统治区域以“夷僚”即僚族为主。当时的郡十七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其地区包括今贵州的黄平县以西地带、云南的曲靖地区、红河州北部和东南部、文山州及广西的百色县以西地带,在这个广阔的区域范围内,普遍有夜郎王的辖民“僚人”部落。可见,作为傣族先民的“僚族”,西汉时期就分布在红河境内了。

2、“鸠僚”。“鸠僚”是从“僚族”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兴古郡,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置,属县十一,……多鸠僚、濮……。”蜀汉初年设置的兴古郡在今文山州、红河州南部一带,并与“濮人”等杂居于此地。也就是说,东汉时期从“僚族”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称为“鸠僚”。尤中在《云南民族史》说:“新出现的‘鸠僚’显然是从僚族中出来的。所以名称上仍然带有‘僚’。这部分‘鸠僚’只能是文山州、红河州境内傣族人的先民。”

3、“白衣”。张九龄在《敕安南首领爨仁哲书》中记有“僚子首领阿迪”。阿迪所辖的僚族,居住在接近安南都护府的地方,即今文山州、红河州南部一带,属于汉晋时期兴古郡内的僚族。但到唐朝中期及其以后,鸠僚出现在原地,被称为“白衣”。

4、“金齿”、“银齿”、“漆齿”、“绣面”、“茫蛮”。据《云南民族史》记载,汉晋时期兴古郡内的僚和鸠僚的分布区,是东部的僚和鸠僚。南北朝及其以后,西部的永昌郡,当地的鸠僚闭关自守,当时的汉族对傣族知之甚少,故不见记载。南诏把原来的永昌郡再统一之后,其内部的鸠僚即被称之为“金齿”、“银齿”、“漆齿”、“绣面”、“茫蛮”等。当时,这些族群一部分就已居住在红河境内了。

5、“棠魔”。《蛮书》卷四里有“棠魔”分布在“去安南管内林西原十二日程”处。林西原即今越南老街省。则去“林西原十二日程”的“棠魔蛮”即在金平县至越南莱州省一带。有人说,“棠魔”乃“僚勐”的对译。“僚勐”是傣族中的一部分,因傣族大多自称“傣族”。

6、“傣”。据《云南民族史》说:“傣族则自唐朝以来就自称为‘傣’。元朝时期亦然。‘金齿’、‘百夷’,仍然是汉族对傣族的称呼。”今居住在河口县的傣族和元阳县部分傣族自称“傣”。

7、“大傣”、“旱摆夷”、“小傣”、“水摆夷”。此称乃近代以来对德宏州境内居住的“傣德”为“大傣”或“旱摆夷”,对西双版纳州境内居住的“傣泐”为“旱摆夷”或“水傣”,或者“水摆夷”。今红河境内的傣族中也有称“旱摆夷”和“水摆夷”。

从以上傣族的称谓看,各地傣族自称“傣”,而其他称谓都是某些史学家就傣族文化生活中的某些表面现象对傣族的称呼。

(二)现代傣族称谓及其人口分布

现在红河境内的傣族自称和他称复杂纷繁。有“傣”、“傣尤”、“傣拉”、“傣朗”、“傣卡”、“傣尤倮”、“傣倮”、“鲁傣鲁南”、“傣娄”、“傣洛”、“傣端”、“布莽”、“傣雅”、“摆夷”、“摆依”、“把依颇”、“阿簇啪”、“阿簇”、“依”、“比玉”、“朴丹”、“黑傣”、“白傣”、“普洱傣”、“水傣”、“旱傣”、“水摆夷”、“旱摆夷”等20多种自称和他称。

1、“傣”。自称“傣”,红河各地傣族先民的自称。居住在河口县桥头乡傣族和元阳县部分傣族,至今仍自称“傣”。自称“傣”的傣族,共有14个自然村,人口约1400人。

2、“傣卡”。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傣族称汉族为“卡”,“傣卡”为汉族融合而来的傣族。居住在石屏县异龙镇五朗沟河流域、新城乡花龙河流域和绿春县骑马坝乡渣吗河流域的傣族,至今自称“傣卡”。自称“傣卡”的傣族,共有51个自然村,其中汉、彝、哈尼等族杂居的有14个自然村,人口近万人。

3、“傣拉”。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傣拉”是“傣朗”的别译。居住在红河县勐龙傣族乡勐甸村委会、大羊街乡新村村委会的傣族,至今仍称“傣拉”,共有5个自然村,1200多人。

4、“傣尤”。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红河县勐龙傣族乡的勐龙、勐甸、大黑公、元阳县的乌湾、丫多、者那、麻栗寨、大瓦遮、马龙、杨系、芒铁、芒巩、逢村岭等傣族,至今仍称“傣尤”,共有64个自然村,1300多人。

5、“傣尤倮”。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元阳县马街乡的牛街和中寨傣族,至今仍称“傣尤倮”,约700人。据调查,他们与居住在石屏县五郎沟河的傣族,其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基本相同。

6、“傣倮”。是“傣娄”、“傣洛”、“傣罗”的别译。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红河流域和藤条江流域的傣族,至今大多自称“傣倮”,并与自称“傣尤”的傣族交错定居。共有30多个自然村,人口约1700人。

7、“傣泐”。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金平县勐拉乡新勐村委会的普洱上寨、普洱中寨、普洱下寨等三个自然村傣族,至今自称“傣泐”,人口约1140人。

8、“鲁傣鲁南”。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为水的儿女。居住在金平县的金水河镇、勐拉乡、者米乡、老勐乡等大多数傣族,至今仍称“鲁傣鲁南”,共有34个自然村,人口约1440人。

9、“摆依”。是“摆夷”的别译。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建水县的曲江镇、甸尾乡、南庄镇、陈官镇、个旧市的倘甸镇、鸡街镇、乍甸镇、弥勒县的弥阳镇、巡检司镇、朋普、,泸西县的午街铺镇等傣族,至今仍称“摆依”,共有111个自然村,其中:与彝、汉、壮、苗等族杂居的有76个自然村,人口38800余人。

10、其他。“把依颇”是红河县彝族尼苏颇支系对当地傣族的称呼,意为“生活在河水边的人”。“阿簇”是红河县哈尼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阿簇啪”是元阳县哈尼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依”是河口县桥头乡苗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比玉”是河口县桥头乡瑶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朴丹”是河口县桥头乡壮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黑傣”和“白傣”是金平县当地汉族对傣族的称呼,以服饰着装称呼。“普洱傣”是金平县汉族对当地部分傣族的称呼,意思是他们来自西双版纳。“水傣”和“水摆夷”是金平县汉族对当地自称“鲁傣鲁南”、“白傣”、“傣泐”、“普洱傣”和红河县汉族对“傣拉”等3个傣族支系的称呼,因他们大多生活在河水边,故名。“旱傣”和“旱摆夷”是石屏、红河、建水、个旧、金平、元阳等县汉族对当地自称“傣尤”、“傣倮”、“傣卡”及个旧、弥勒、泸西自称“摆夷”的傣族的称呼,因他们大多生活在离河水稍远的地方,故名。

以上20多种自称和他称、其他称带有大民族主义的民族歧视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不仅废除了大民族主义歧视性的他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且“名从主人”的原则,依据广大傣族人民的意愿,决定统称为傣族。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红河州成立了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州县,也成立了红河县勐龙傣族乡和元阳县南沙傣族乡(现已撤乡设镇)。同时,傣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团结一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迎来安定、团结、平等、繁荣的生活。

三、流迁状况

红河境内的傣族因居住区域不同,又自称和他称有异。居住在南盘江上游的建水、个旧、弥勒、泸西等市县自称“摆夷”的傣族,明末清初就和汉族杂居在一起了。清乾隆《弥勒州志》记载:“摆夷性温良,依水而居,平地而耕。通汉语,风习亦近似。”可见,这一带的傣族文化,被汉文化逐渐同化。据《泸西县志》记载:“泸西傣族系南诏、大理国时期由永昌西南迁入定居,至今已有600余年。”

居住在红河县勐龙傣族乡坝罕村自称“傣拉”的傣族陶氏家族老人说,他的祖先是南诏、大理国时期,从大理迁入石屏县牛街镇虾洞(红河流域北岸),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一部分从坝罕迁往罕龙和元江县境内。

居住在红河县勐龙傣族乡刺通寨、曼版、旧寨等地自称“傣尤”的傣族阮氏家族和刀氏部分家族,据传,他们的祖先是从越南老街省迁入个旧市蛮耗镇,经元阳县南沙,顺猛龙河而上,在勐甸定居至今。

居住在元阳县傣族据《元阳县志》记载,“多为公元1278年前后,自西双版纳一带迁入”。可从当今傣族地名中的“勐”和传说中的“大象”、“孔雀”等得到证实。

居住在石屏县异龙镇五郎沟河自称“傣卡”的傣族,据他们家谱记载,从广西太平府江州县湘州所分支,经浙江金华府浦江县,又经江苏松江府金山县、山东云府文山县、陕西甘泉县、陕西阻谷县、安徽庐江县、云南临安府曲江镇、峨山县、石屏城东,最后定居在此地。而范氏家族,清嘉庆十八年,一部分留居在此地,一部分从此地迁往本县者那新寨,还有一部分从此地迁往今绿春县骑马坝乡定居。据《石屏县志》载:“1957年刀志过老人说,刀姓是明代从(元江县)因远坝迁来的。最先是刀姓的插播、渴爱两兄弟迁出,途中,一个死于(元江县)三马头。两范姓则是从建水迁入,最后迁入的是柏姓。又据上了年纪的石屏县文人说:石屏异龙湖畔有鞍摆夷(傣族)居住,据康熙《石屏州志》所载村名有“百夷龙井”、“百夷寨”、“百夷冲”,这些村寨,疑先前即为傣族居住的地方。

居住在金平勐拉乡普洱上、中、下三个自然村的傣族,据考证,他们从西双版纳一带迁徙而来。居住在金水河、曼棚、南窝等傣族村寨,是从越南莱州省孟来县和清河县迁徙来的。总之,红河境内的傣族来自于四个地方,如自称“傣尤”的傣族来自保山地区和越南老街省;自称“傣卡”的来自广西太平府;自称“傣泐”的傣族来自西双版纳;自称“鲁傣鲁南”的傣族来自越南莱州省孟来县和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