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茶叶的关系(气候与茶叶的关系是什么)

山里向茶 2022-12-04 13:04 编辑:admin 258阅读

1. 气候与茶叶的关系是什么

烟草是喜温作物,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不同的温度条件对烟草的品质产量也影响比较大,优质烟草在生理期内对温度的要求是前期较低不提交高月均高于35度时监督的生产指导1~1便便出便,也就是年龄还能过高品质比较差,茶叶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只能类型的地形为蚯蚓为主,材质条件要好。

2. 茶叶喜欢什么气候

大吉岭红茶是出产于印度孟加拉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区,这里被200平方公里的茶树林覆盖。

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

3. 茶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1、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荼匾,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 红茶绿茶、沱荼、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熟,茶区土壤:四川、贵 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 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品种资源丰富,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好。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高达摄氏19~22度,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度,茶树年生长期10 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 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 量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主要生产荼类有 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峯、洞庭碧螺、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挟 较高的山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18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在-8度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 秋季乾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黄壤,少数为冲积土。

4、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部,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为中国北部茶区。主要生 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度左右。年降水量较少,约为700~1000毫米,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产品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4. 茶叶的气候条件

印度东北部满足茶叶生长的条件:

(1)热量条件: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左右。

(2) 水分条件: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干燥,平均湿度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综合气候与水分条件,夏季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种植。

(3)土壤条件: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南方低山丘陵的砖红壤等几种。

(4)地形条件:茶叶成熟和采摘期,需要良好的排水条件,因此地势较高、地形起伏相对较大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一般比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5. 气候与茶叶的关系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游牧民族离不开中原的茶叶,这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决定的,

中国的游牧民族多集中于西北地区,其日常饮食基本上以牛羊肉为主,辅以青棵奶酪饮品。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牛羊肉是高热量不易消化食品。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知道,茶叶有着不可忽视的药理作用。西北地区的人民多居住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原上,气候干燥寒冷,通常容易发生机体缺氧症和低压症。而饮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兴奋神经的作用,可以防治因血压升高而引起的头痛、缺氧等症,亦可防治思睡倦怠、精神不适等低压症。游牧民族的脂肪食品较多,油腻不易消化,而马背上的民族不事生产,很少种植蔬菜,极度缺乏各种人体急需的维生素。而茶叶刚好可以解决这两大问题。茶叶中含有多种酶,可以分解食物,去除油腻,有助于消化。另外茶叶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维生素和氨基酸,正好弥补了西北地区饮食中蔬菜少的缺憾。

中国藏族有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又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饮。”这正是茶叶对西北游牧民族重要性的生动写照。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喜爱饮茶,曾在《论茶》一文中写道:“除烦去腻,不可缺茶”。古籍《滴露漫录》上说:“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棵之热,非茶不解”。可见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经认识到了茶叶巨大的药理价值。

由于茶叶对游牧民族的饮食非常重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于是茶叶也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统治者控制西北少数民族的战略武器。

北宋后期,宰相葵京立“茶引法”,设立专门管理茶叶的机构“茶马司”,商人经营茶叶必须到官方领“引”,凭“引”卖茶,运销数量和地点都有限制,政府则按“引”收税。而茶马司的职责主要掌管四川边茶与少效民族交换马匹事务。自此开启了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茶马贸易几百年的历史,而这一开创性的以茶制边政策也为后世王朝所继承。

至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旧茶制度始行废止,并着意改善边茶生产条件,扩大边茶生产。满足西北各族人民需要,边民千年为茶所苦的现状才彻底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