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是什么?

山里向茶   2023-09-17  编辑: admin  209阅读  栏目:

一、公因数是什么?

  一个数     与      另一个数  共同拥有的因数          比如10          25

 10的因数有         1     10          2      5       

  25的因数有        1       25       5       5

      10的因数  和 25的因数共同有  1  和 5         

           求采纳       不懂还可以问!

二、八圣是指哪八圣?

还有,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3卷。

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草圣:张旭,汉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造诣很深。

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

医圣: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

酒圣:杜康,即少康。古代传说中酿酒术的发明者。

书圣:王羲之,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作品有《黄庭经》《兰亭序》等。

文圣:孔丘,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他为圣人,影响甚远。

武圣:关羽,三国蜀汉大将。重义气,精武艺,他的事迹长期在民间流传,被世人尊为关圣关帝。

三、中子星是什么?

一种据认为主要由中子构成、密度极高的恒星。典型中子星的直径为20公里,质量约等于太阳的质量。因此,它们的密度极高,约为水的1014倍,大体相当于原子核内部的密度。在某种程度上,中子星可以认为是由其自身引力吸在一起的巨核。在密度最大的中心处,物质据信主要是超子和介子。在中介层则多为中子,而且可能处于“超流”状态。尽管温度可能达到百万度的高温,最外面的1000米还是固体的。外壳由各种原子核组成的点阵结构和简并的自由电子气所组成。外壳内是一层主要由中子组成的流体,在这层中还有少量的质子、电子和μ介子。对于中子星内部的密度高达1016克/厘米3的物态,目前有三种不同的看法:①超子流体;②固态的中子核心;③中子流体中的π介子凝聚。在极高密度下,当重子核心彼此重迭得相当紧密时(这种情形有可能出现于大质量中子星的中心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何,是一个完全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子星的质量下限约为0.1太阳质量,上限在1.5~2太阳质量之间。中子星半径的典型值约为10公里。密度最低的固态表面是高密度的铁。中子星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强度极高的磁场,超过1012高斯,它使表层的铁聚合成长长的铁原子链:每个原子都被压缩并沿磁场被拉长,而且首尾相接,形成从表面向外伸出的“须状物”。在表面以下,由于压力太高,单个原子不能存在。1967年发现了脉冲星,首次证明了中子星的存在。现已发现300多颗脉冲星,普遍认为它们就是旋转的中子星。蟹状星云脉冲星和船帆座脉冲星的脉冲周期极短,说明它们不可能是白矮星。据认为,脉冲星是由于它们的旋转和强磁场而产生的一种电动力学现象,就像发电机的情况一样。另有证据表明,某些双星X射线源也包含着中子星,它们似乎是由于压缩从伴星吸积到它们表面上的物质而发出X射线的。中子星据信是超新星爆发形成的,在该过程中,随着核心密度增至1015/厘米3,中子压力便会顶住中心核的坍缩。若坍缩中心核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2倍,则不能形成中子星而可能变成黑洞。

四、核糖体是什么

核糖体是最小的细胞器,光镜下见不到的结构。在1953年由Ribinson和Broun用电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胞质中存在一种颗粒物质。1955年Palade在动物细胞中也看到同样的颗粒,进一步研究了这些颗粒的化学成份和结构。1958年Roberts根据化学成份命名为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除哺乳类红细胞外,一切活细胞(真、原核细胞)中均有,它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胞器,在快速增殖、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尤其多。 核酸(nucleic acid)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的构件分子是核苷酸(nucleotide)。 天然存在的核酸可分为: ╭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 DNA贮存细胞所有的遗传信息,是物种保持进化和世代繁衍的物质基础。 RNA中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有三类: ╭ 转移RNA(transfer RNA,tRNA) ∣ 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 ╰ 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 20世纪末,发现许多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RNA,几乎涉及细胞功能的各个方面。 核苷酸可分为: ╭ 核糖核苷酸:是RNA的构件分子 ╰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构件分子。 细胞内还有各种游离的核苷酸和核苷酸衍生物,它们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核苷酸由: ╭ 核苷(nucleoside) ╰ 磷酸 核苷由: ╭ 碱基(base) ╰ 戊糖 核孔是以一组蛋白质颗粒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 它可以从核膜上分离出来, 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存在于细胞核的核被膜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