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

山里向茶 2022-12-07 07:56 编辑:admin 306阅读

1.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

感谢头条邀请,如果说我国茶叶市场排名,北方肯定是北京的马连道茶城,南方肯定是广州芳村茶城!北京马连道茶城可以作为高端茶叶市场辐射面积东北华北一带,不仅有前沿的品牌茶叶更有中高端的茶具茶器!

马连道茶城作为最大的茶叶综合市场,里面包含各种茶叶茶具批发自己茶的派生品,所以如果想要从事茶行业可以去看一下!

我是汲老,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2. 中国茶叶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3. 中国茶叶产业市场现状

药茶行业发展较好。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的茶叶,同时重视养生保健,部分企业将两者有机结合出来,受到市场的热捧,附加值高,销量大,市场前景比较好。

4. 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2012年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但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喝茶有益健康,但是喝了过期的茶不但对身体没好处,还会有损身体健康。

我们说的“过期”,一般是指用包装上面印刷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计算的。

这几年掀起了老茶热,很多人都以拥有老茶、喝老茶为自豪,他们认为茶叶“越陈越香”。是真的吗?茶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的说法?

茶叶罐上的保质期

绿茶和黄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即一年半;

红茶和乌龙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为2年或3年;

黑茶、普洱茶、白茶、陈皮普洱的包装上,基本上都印刷着类似“保质期:在适当的条件下可长期保存”的字样。

过了保质期是否就意味着茶叶变质了呢?

只能说不是绝对的。为了最佳的品饮效果,在保质期内喝完是最好的。但茶叶的品质关键还是看保存,保存不好的茶没过保质期也可能变质,保存得好的茶即使过期了也还能喝。也就是说过期与变质并不能划等号。

生产日期和原料日期有什么区别?

关于生产日期,相关文件中有如下描述:

生产日期(制造日期):

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那食品成为“最终产品”或“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是什么意思?

打个比方,2012年采摘制作成的白茶散茶,储存陈化到2015才进行压饼包装,这个时候就会上2015年的生产日期,才成为“最终产品”上架销售。包装上可能也会注明“原料日期:2012年”之类的信息。

消费者要注意辨别,茶叶过期的时间是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计算的。

如何判断茶叶变质?

如果对茶的品质判断没有把握,最好在保质期内饮用。保存茶叶要注意干燥、密封、避光、阴凉。如果茶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管是否过保质期,这样的茶都已经不能喝了。

●明显变色

茶叶久存之后颜色变深是正常的,比如白茶经过五年左右的存放,颜色会从杏黄到深黄到红褐,但茶汤这一直都是通透明亮的。但需注意,如果茶汤不仅变深,还变得暗褐浑浊,丝毫没有透亮的感觉,这样的茶很有可能是变质了。

●出现异味

茶有很强的吸附性,如果跟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放进冰箱之前没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如果闻到茶叶有明显的樟脑丸味、油腥味,这样的茶最好还是不要喝了。

●变软、霉变

茶叶最佳的含水率是5%左右,含水率如果超过了10%,茶叶就很容易受潮发霉。正常的茶叶摸起来是干脆的,容易折断。如果茶叶捏起来发软,感觉湿湿的,或闻起来有霉味,那么这个茶叶肯定是变质无疑了,不能再饮用了。

业内比较公认的几种适合长期存放的茶是白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而绿茶、红茶一般不建议久存。

好的老茶,一定是纯净无异味的,更不会出现返潮、霉变的现象,否则再贵也不能喝。

新茶喝的是鲜,老茶喝的是醇。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存放成老茶,也并非所有的老茶都能喝、都好喝,存茶一定要在良好的条件下储存,才有品饮的价值。

如果经过辨别茶叶已经变质,不管是否在保质期内,是肯定不能喝了的。

如果对茶叶的品质判断没有把握的话,一定要在保质期内饮用,这样不仅保障茶叶的安全性,同时也是新茶最佳的品饮期。

5.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生产茶叶,涉茶人员约8000万人。茶叶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中国花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0-2015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到2015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了287.73万公顷,同比增长12.12%,约占全球茶园面积的50%,居世界第一。

6. 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状况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国茶叶就运销国外,清朝(约1684)海禁开放后,更促进了茶叶海运贸易的发展。

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后,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又加速了茶叶海运贸易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1840年中国茶出口总量为1.9 万吨。1843年减少到0.81万吨,以后渐有增加,1860年增加到5. 51万吨,1870 年上升为10.00 万吨,1886 年更上一层楼,出口13.41万吨 ,达到中国20 世纪50年代前的最高纪录。

之后,由于内受军阀混战和八年抗日战争的影响,政局多变,经济衰退,民难乐业,生产骤降;外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新兴产茶国争夺市场的影响,中国茶叶产销每况愈下,一蹶不振,直至50 年代以后,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

7. 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报告

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又可分出众多子类。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

  2、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

   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部门的无计划管理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QS认证在茶叶行业也得不到有效执行。

  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难辨良莠,听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长此以往也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4、行业内还存在假冒伪劣、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行业管理的混乱直接导致了消费者选择的障碍,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消费者买茶都要先看、先尝后买的原因。

5、弱:企业实力弱,品牌意识弱。

  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规模上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没有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仅联合利华立顿一家茶业年产值即达到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茶叶产值的2/3强。

  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采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同乡和批发商销售。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有7万家茶厂,注册了自己品牌名称的还不到1000家。

  6、 产品、服务同质化。

   受到国八条的限制,高端礼茶市场受到了制约。随着茶叶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强,养生茶市场,不断发展同时,出现的各种互相仿效,从产品质量到产品包装都出现较为同质化的现象。服务也越来越同质化,都做茶叶送礼,都做传统茶文化,但是却没有作出特色和新意。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本源养生茶整合集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不断提高茶叶的品质,杜绝农残、重金属残留,给消费者提供放心的茶叶体验。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茶叶养生文化,整合整店输出的连锁模式,不断扩大销售的网络,给众多加盟商对经营茶叶树立了市场的信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

  7、 产品过于单一

  现在的不少茶叶品牌,产品结构都关于单一,比如八马的铁观音、大益的云南普洱茶等。由于简单化单一经营,投资者众多,造成恶性竞争,经营困难。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给本源养生茶多元化产品经营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遇。茶叶养生市场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格局。

  本源养生茶含有茶叶品种包括:云南普洱茶、安化黑茶、绿茶、红茶、乌龙茶以及保健花茶等,产品款式达300多种,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8、 产销分离,过于重视产品包装。

  在茶叶市场上,当前的一些茶叶品牌是产销分离得而,甚至一种产品从茶厂里生产出来,要经过多级代理,最后才流到终端,到达消费者手里。这样不仅会造成利润的环环折扣,降低了零售产品利润,却让消费者为高价茶叶买单。

8.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分茶类来看,2020年,除普洱茶外,其余茶类的出口量均有不同幅度减少。2020年中国绿茶出口量为29.34万吨,占比为84.1%;红茶出口量为2.88万吨,占比为8.3%;乌龙茶出口量为1.69万吨,占比为4.9%;花茶出口量为0.61万吨,占比为1.8%;普洱茶出口量为0.35万吨,占比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