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种茶叶的称呼大全
尤其在古诗词里,那些优美的称谓,或清雅,或浪漫,或想象力大开,赋予了茶更多文化内涵,快来欣赏一番吧。
1.云华
茶生于山颠云雾处为佳,故称。
唐·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2.云腴
因茶生于山间云雾处,故称。
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云不知。”
3.不夜侯
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
五代·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4.余甘氏
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喝茶甘甜,余味无穷,故称。
5.水豹囊
本为一种豹皮制成的鼓风之具,此喻饮茶如其所吹之风,故称。
6.仙芽
对茶的美称。
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
7.玉爪
对茶的美称。因茶泡开如鸟爪,故称。
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8.玉芽
上等的芽茶美称为“玉芽”。
9.甘草
对茶的喻称。茶喝之甘甜饴美,故称。
10.鸟嘴
对茶的喻称。因茶叶状似鸟嘴,故称。
唐·郑谷《峡中尝茶》:“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11.先春
茶的别称。早春时茶已吐出嫩芽,故称。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12.阳芽
对茶的喻称。
宋·周必大《茶》:“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
13.冷面草
对茶的喻称。
14.鸡苏佛
对茶的喻称。鸡苏原为一种植物,其叶淡香,以此喻茶为“鸡苏佛”。
15.金叶
对茶的美称。
16.苦口师
对茶的拟人戏称。浓茶味苦,故称“苦口师”。
17.乳茗
刚冒出幼芽的茶。
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
18.茶枪
对茶的喻称。茶未展开时似枪,故称。
19.茶旗
对茶的喻称。茶叶泡开后如一面面小旗,故称。
20.茗饮
对茶的雅称。
唐·杜甫《进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瓮无谢玉为缸。”
21.瓯蚁
本指茶瓯上浮的茶沫,后以喻茶。
22.香茗
对茶的美称。茶为茗,喝之清香解渴,故称。
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23.蔎
茶的古称。
唐·陆羽《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24.荼
苦茶。
25.荈
本指茶的老叶,即粗茶,后泛指茶。
26.涤烦子
茶的拟人戏称。
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27.森伯
对茶的拟人称谓。
28.雀舌
对茶的喻称。茶芽似鸟雀的舌头,故称。
29.晚甘侯
茶的拟人戏称。
30.瑞草魁
古人对茶的美称。瑞草为香草,茶为瑞草之首,极言茶之佳美。
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31.酪奴
茶的拟人戏称。
32.橄榄仙
对茶的拟称。喝茶后似食橄榄那样回味久长,故称。
33.槚
即楸树,本为一种乔木,后代指茶。
34.碧霞
对茶的美喻。
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2. 各种茶叶的称呼大全及图片
叫法有:绿功夫茶、红功夫茶、青功夫茶(乌龙功夫茶)、白功夫茶、黄功夫茶、黑功夫茶六大类。
1
绿功夫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功夫茶叶。绿功夫茶具有绿叶清汤的质量特征。嫩度好的新功夫茶,光彩绿润,芽峰显露,汤色亮堂。其代表种类有“龙井”、“碧螺春”、“珠功夫茶”等。
2
红功夫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构成的质量特征。干功夫茶光彩乌润,味道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功夫茶有“时间红功夫茶”、“红碎功夫茶”和“小种红功夫茶”型。
3
乌龙功夫茶属于半发酵功夫茶,光彩青褐如铁,故又名青功夫茶。典型的乌龙功夫茶的叶体两头呈绿色,边沿呈白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明澈金黄,有自然花香,味道浓醇鲜爽。
4
白功夫茶由芽叶下面白色茸毛较多的功夫茶叶制成。白功夫茶满身白毫,形状自然,汤色黄亮明净,味道鲜醇。
5
黄功夫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味道醇厚。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亮堂,汤色杏黄清澈。
6
黑功夫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功夫茶制成紧压功夫茶后次要供边区多数民族饮用。
3. 各种茶叶的称呼大全图
荼(tú):陆羽《茶经》记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
茗(míng):唐代后许多诗文中指茶。唐朝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唐朝诗人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中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清友: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竹里品茶并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视此为雅事。
不夜侯:茶的雅号,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清风使:据《清异录》载,五代十国时,有人即称茶为清风使,卢仝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4. 茶叶的统称
茶叶是所有茶叶的统称,绿茶是茶叶的个分种
5. 茶叶的别称有哪些
历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变化多端,有很多异名、别称、雅号,如荼、槚、荈、茗、“不夜侯”、“清友”、“涤烦子”、“余甘氏”、“消毒臣”、“清风使”、“酪奴”、“森伯”、 "苦口师" 等。例如:
1、 “荼”(tu),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时“荼”字是多音多义字,不专门表示茶。“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荼”是否指“茶”,后人推考说法不一。
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晋代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蜀人名之苦荼。”这段注释说的就是茶树的特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茶,苦茶也。”“荼”即今之“茶”字。
2、槚(jia),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3、荈(chuan),从草,是专指晚采的茶叶。
4、蔎(she),是古时四川西部茶的俗语。
5、茗(ming),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在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通用,为茶的雅称。
6、不夜侯: 唐代白居易诗云:“破睡见茶功。”宋代苏东坡也有诗赞茶有解除睡意之功:“建茶三十片,不审味如何,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赞道:“破睡须封不夜侯。”
7、清 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8、涤烦子: 唐代的《唐国史补》载:“常鲁公(即常伯熊,唐代煮茶名士)随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唐代施肩吾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饮茶,可洗去心中的烦闷,历来备受赞咏。
9、余甘氏: 宋代李郛《纬文琐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也说:“沾牙旧姓余甘氏。”
10、消毒臣: 据唐代《中朝故事》记载,唐武宗时李德裕说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该茶一瓯,浇于肉食内,用银盒密封,过了一些时候打开,其肉已化为水, 因而人们称茶为消毒臣。唐代曹邺饮茶诗云:“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曹邺深知饮茶益处,他在另一首诗中还说饮茶具有“六脏睡神去,数朝诗思清”的神奇功效。
11、清风使: 据《清异录》载,五代时,有人称茶为清风使。唐代卢全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12、茶曰酪奴、水厄,又曰瑞草;米曰白粲,又曰长腰。
少数民族称茶与奶酪为奴。南北朝时,北方贵族仍然不习茶饮,甚至鄙视、抵制饮茶。南齐秘书丞王肃因父亲获罪被杀,投归北朝,任镇南将军。刚北上时,王肃不食羊肉及奶酪,常吃鲫鱼羹,喝茶。喝起茶来,一喝就是一斗,北朝士大夫称为“漏卮”。数年后,王肃参加北魏孝文帝举行的朝宴,却大吃羊肉,喝奶酪粥,孝文帝很奇怪,问道:“卿为华夏口味,以卿之见,羊肉与鱼羹,茗饮与酪桨,何者为上?”王肃回答说:“羊是陆产之最,鱼为水族之长,都是珍品。如果以味而论,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则是邾、莒小国。茗最不行,只配给酪作奴。”孝文帝大笑。
13、森伯:故事出自南朝后·汤悦的“森伯颂”。《清异录》上说:“汤悦有森伯颂,盖颂茶也。略谓:方饮而森然,严于齿牙,既久罡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谁能目之。”
14、苦口师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 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 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 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6. 茶叶有哪些雅称
荼
陆羽《茶经》记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只是其中一项。
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后来,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茗
唐代后许多诗文中指茶。唐朝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唐朝诗人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中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清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竹里品茶并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视此为雅事。
不夜侯
茶的雅号,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清风使
据《清异录》载,五代十国时,有人即称茶为清风使,卢仝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龙芽凤草
除了采、蒸、捣、拍、焙、穿、封等环节,就是茶汤的烹煮了。宋代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有云:“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意为烹一杯香茗,要许多环节,尤其煮汤,更需一丝不苟。
7. 茶叶的种类名字
野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1、野生的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野生的苦丁茶是野生的茶叶中的一个关键品种,它早就在几千年之前就早已出現,如今仍然是销售市场上的热卖茶叶品种,它带有多种营养元素与碳水化合物,平常大家冲调饮用之后能消肿降血糖也能清热去火,还能促进消化,更能防止血脂高和血压高等病症的产生。
2、野生的藤茶的功效与作用
野生的藤茶是如今茶叶中的精典,是野生的茶叶中一个较为珍贵的种类,它只出产自我国湖南张家界的山林中,它带有十几种对身体有利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营养元素,平常大家冲调饮用之后能清理血管垃圾也能消肿除菌,还能健脾养胃。
8. 各种茶叶的称呼大全图片
①精于茶道之人。唐代白居易《谢李六郎寄新蜀茶》诗:“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荼人”。
②采茶之人。陆羽《茶经》:籯,一日篮,“荼人负以采茶”。明清之际屈大均《广东新语》:“其采摘亦多妇女,予诗‘春山三二月,红粉半茶人’。茶人甚守礼法,有问路者,荼人往往不答。”
③茶叶生产者。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 茶人诗》:“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荼荈,衣香是烟雾。”清代周亮工《闽小记>:“延、邵呼制荼人为碧竖,富沙陷后,碧竖尽在绿林中矣。”
9. 茶的五种名称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种茶、品茶的历史悠久,产量极为丰富。因为疆域广阔,各地的环境气候也不尽相同,因此茶的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茶树的生长习性各异,采摘下来的鲜茶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产生不同的特性。
目前茶的分类有很多种标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茶叶分类方法是根据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来将茶进行划分的。
茶按照发酵程度主要分为六大类,他们依次是:
绿茶——发酵程度约为0
白茶——发酵程度5%—10%
黄茶——发酵程度10%
乌龙茶(青茶)——发酵程度10%~70%
红茶——发酵程度70%~100%
黑茶——发酵程度80%~100%
绿茶,是不发酵茶,它以新叶或芽为原料,未经发酵,只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因其干茶、茶汤及叶底皆以绿色为主,故名绿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指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黄茶,属轻发酵茶,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但多了“闷黄”这一道独特的工序,使黄茶具有“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的三黄品质特征。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部分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呈红色而得名。
黑茶,属后发酵茶,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