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申时茶?

山里向茶   2023-12-04  编辑: admin  264阅读  栏目:

什么是申时茶?

申时茶是指在下午3点至5点,用腹式呼吸法把茶喝到通透,平衡情绪和肌体,达到身心愉悦的一种饮茶方式。申时茶的倡导者为北京和静园的王琼女士,所以申时茶和茶人王琼是分不开的,并且王琼茶艺的心境修为也非常之高。

申时茶分“申时生活茶”和“申时茶会”两种。前者是在工作生活中,依个人需要在申时饮茶,从而达到有益健康的一种新的茶生活方式。后者注重注重仪规,以七碗茶会的形式,科学饮茶。

申时茶并未指定茶叶品种,喝什么茶可因人,因季科学饮用,但申时腹中食物残存量过少,不建议喝寒性茶类,应以中性、温性茶稳住,如普洱熟茶、铁观音、老白茶等。

申时茶会由来与意义

2013年前后,全国茶行业刮起了一场申时茶风潮,茶友说申时(下午3-5点)喝茶的方式有些像英式下午茶,那申时茶会是怎么来的呢。

申时茶的倡导者为北京和静园的王琼女士和江西南昌泊园的张卫华先生。王琼女士以和静茶修风靡全国,张卫华先生以泊园茶人服享誉业界。

申时茶会的饮茶形式是根据唐代唐代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所编创:“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这个冬天,你需要一杯治愈系的茶

“忙啥呢,来我店里坐会儿!”接起电话,是熟悉而亲切的声音。

“哦,最近心情不好,哪里也不想去。”我默默挂了电话,一阵风过,卷起一堆落叶,我裹紧了身上的大衣。今年秋天,又在一场场冷风的鞭挞下走远了。

“心情不好?你缺少一杯治愈系的茶!快来!”手机又响了,接起来,还是她的声音,急促,果断,清脆,不容置疑,好像小炮弹一样落在我耳朵里。

这个女人啊,絮絮叨叨,精力四射,好像永远不知道眼泪。看看时间还早,我拦下一辆出租车,前往她的方向――易明轩茶馆。

还未踏过门槛,就闻到了幽幽的茶香,她笑眯眯的坐在那里,为我泡一杯暖暖的乌龙茶――关于秋天的离愁别绪,关于人生的萧索悲凉,都消融在一杯茶里了。,

“这次的茶旅怎么样?”我知道她最近跑去鼓浪屿学习茶艺,在海上孤岛泡茶喝茶,一定是别样的体验吧。

“嗯,把传统之美融合在当下普通的生活细节中,我就是我学到的。来,喝茶。”乌龙茶汤色透亮,一口下去,宛如喝了一杯暖暖的夕阳。

“味儿还好吧?”她眨眨大眼睛,笑得很阳光。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认识了易霞,但我肯定,是一场读书会。2014年开始,4年的时间,陆陆续续,在康巴什读书会的活动上,认识了很多有趣之人,易霞就是其中的一个。是什么时候开始走进了彼此呢?大概是那个烟花渲染整个康巴什的元宵之夜吧,我从柬埔寨回来,她突然给我发信息,说要来接我。

“不用了,我打车回去。”不熟,不好意思打搅,我极力的推脱,我是那种十分害怕欠人情的人,但她也有自己的坚持:“必须接,我要第一时间拿到我的钱,免得被别人拿走。”我只好同意了,别误会,我们之间不是债务问题。当时我在越南和柬埔寨,觉得人家的钱花花绿绿很好看,就发了朋友圈,回来的时候给朋友们带点,易霞第一时间预定了,说要给孩子当压岁钱。但我知道,她是诚心来接我的――团圆的日子,一个人下飞机打车回家,毕竟带着那么一点点凄凉。在热情的她看来,这是不能发生的,所以号召着老公,带着娃娃,穿越汹涌的观看焰火的人群,来接我。其实她不知道,我早就习惯了一个,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独自拖着行李箱走在异国的街头,我习惯了独来独往,甚至有点害怕这种状态被打扰。就像今天,心情不好的我,宁肯独自在飘满落叶的街头散步,也不愿意同任何人联系。

但她以一个我不容置疑的理由来接我了,她的老公热情的为我提行李,孩子好奇的同我打招呼,她呢,拉着我的手问东问西――啊,我们还没有熟悉到这一步好吗?活得异常随性的她哪里管这些呢。这一趟莫名其妙的接机,打开了我们的友谊之门。

之后她开始从事茶艺工作,再之后,她自己开了茶馆。我组织读书会,她总是会带着全套的家伙来给我们泡茶,她带来的茶具是薄薄的象牙白瓷器,温润如玉。她轻抬手臂泡茶,安安静静的听大家分享。真是奇怪,其他时间,易霞的嘴巴怎么都合不住,简直可以说口若悬河了。但只要坐下来泡茶,好像有仙女附体一样,即刻变成一个沉着稳重的茶艺师。轮到她了,就微微一笑:“来,茶要趁热喝。”我看到她这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样子,真的是太震惊了。

后来,她开了茶馆,组织雅集,去北京、武夷山、厦门等地学习,邀请老师过来讲课,自己拿个小本本记录,我才知道,她是认真的。有一种人,干什么都随意潇洒,平时闹闹哄哄,一旦认准某一件事,就立刻变得特别沉静。 好像那一片茶叶,长在枝头时热热闹闹,沉淀下来,遇到滚烫,才能散发幽香。

每次她说要出去学习,我总想跟着她走一趟茶旅,在浓绿幽寂的茶山上摘一篓茶,在浓浓的茶树下喝一杯软新的春茶。我看到她带着帽子,在凝碧的山上采茶,不由得羡慕了。之前出门玩耍,虽不懂茶,倒也去过一些茶山,但只不过看了些景而已,并不能体悟茶之神奇。甚至连喝茶都马马虎虎。尤记得大学时随同学回乡小住,记得那座山叫做大悟山,她家就在山上种了很多茶树,茶树并不很密,一大朵一大朵,宛如沉甸甸的绿花,挂得满山都是。我们自然日日喝茶,可惜那时候我尚年轻,觉得可乐更好一些。再后来,爱泡咖啡馆,大约觉得时髦,读安妮宝贝,总觉得在咖啡馆点一杯咖啡,然后伴着咖啡的香味写下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才更像是女作家应该有的文艺行为。

直到遇到她。所以,一个人和茶,也是讲究缘分的。而她,大约就是那个牵线人吧。有事没事,总要打电话让我去喝茶。

我总是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在哪?干啥呢?一起吃饭吧!”“在哪里,干啥呢,给你送点好吃的。”“来店里喝茶!”每次我都会说“哎呀,现在顾不上……”“我现在不饿!”“刚刚吃过了……”我的原则是能不接触人就不接触。

每次,她都能成功的把我搞定,带我吃饺子,给我泡茶,给我送蛋糕……我们两没什么缘分,全凭她一个人死撑。经常听人们说,每一份爱情,都有一个主动。其实每一份友谊,也是这样吧。我是一个慢热型的,带着一点看不出的社恐:可能今天和你热切的聊天,明天见了你都会尴尬的躲开假装没看见。可能自己啃面包,朋友叫吃饭都会撒谎说“吃过了”。可能电话响了就是不接,一会微信告诉你“刚才没有听到,啥事微信里说吧。”

我这样的人,哪里交的到朋友呢。还好,就能交到易霞这样的。她把你当朋友就是这么坦荡、直接。有事打电话,没事,还是打电话。我真是羡慕她这样的人,因为自己活得不够开阔,想同谁做朋友也瞻前顾后。记得大学的时候,我们上语文课经常有一个叫做周君兰的姑娘和我一起被语文老师表扬,我们两个的作文经常是班里的范文,她同我一样喜欢读书写作,我们不算熟,我曾多次想约她出来,吃个饭,聊聊天,可惜我不敢。我怕人家不喜欢我,我又觉得自己配不上同那么优秀的人做朋友,始终错过了这段友谊。

这样的小心思,在易霞身上不会发生的。她想同谁做朋友,谁就是她朋友了,颇有点江湖人的侠气,所以一开始她在我微信里的备注名是“易侠”。她总是开玩笑,她和她老公是最好的“哥们”,意气相投。她想同我做朋友,然后,我们就是朋友了。就是这么简单。直到现在,我依然学不会有话直说,小心思九转十八弯,我很讨厌自己的这种性格,大概这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吧。

喜欢她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对茶的专注。在鄂尔多斯,我们形容一个人磊落,用“酒风浩荡”,那么现在我想用“茶风浩荡”来形容她。她说话快如连珠,办事雷厉风行,待人坦荡真诚,但“静”这个词,和她是不沾边的。而茶艺一般都是静的。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坐下来,拿起茶具,立刻变成了另一个人:沉着、稳重,如风如火一般的女子,即刻被一杯茶浸透了,变成了一个如水如月的女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观察过泡茶, 每次我看到沸水和茶叶的相遇,都觉得像是一场久别重逢。

有一段时间她专门去北京找王琼老师学习茶艺。我对茶道并不懂,在她的推荐下也读了王琼老师的书 《如何泡好一壶中国茶》 ,内容静雅清淡,教会独自一步步慢慢通过一杯茶和自己相遇,颇合我的心意。王琼老师素有“中国茶艺第一人王琼”。王琼老师说:一切因生命存在的关系,都会通过一杯茶获得平衡。

我不懂茶,但这个如风如火一般的女孩,遇到一杯茶,立刻沉静下来,似乎获得了一种我看不懂的平衡。只有屡屡茶香,默默诉说着答案。

从一片茶叶的嫩绿到一杯茶水的透亮,经历恰似人生。读过一部以茶为背景的小说《南方有嘉木》,记得里面一句话:茶,水里火里去得,热里冷里经得。这部小说也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本书详细描写了茶人生活,介绍了各种茶的故事,隽永而浪漫,也是我认识茶的一扇门。

“来,燃一支香,听一首曲,喝一杯茶。这一次,咱们喝岩茶。”她点燃了沉香,伴着丝丝我们一边听《流水》,一边品茶。

此刻,万物是静的。一碗茶,一片茶叶,让我想起飘渺的雾气,想起幽深的峡谷,想起在清晨和傍晚水汽氤氲的茶山。

我们谁都不说话,就是最好的表达与沟通。这个世界太喧哗,缺少专注与沉淀。所以喜欢她默默专注一杯茶的样子,细致入微的生活着。

古人说,品茶,是品水,品器,品境,品心,也品人。如果有空,欢迎来易明轩茶室,一起品茶,听易霞讲一讲,一杯茶的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