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礼与茶俗(茶礼和茶文化)

山里向茶 2022-12-10 20:36 编辑:admin 104阅读

1. 茶礼与茶俗

答:俄罗斯茶文化作品:

俄罗斯茶文化的演变—李怀莲 - 《农业考古》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

王晓宇 - 《青春岁月》 

浅谈俄罗斯的茶文化

林莉 - 《才智》 -

漫谈俄罗斯茶文化

俄罗斯茶文化的形成与特色

浅析俄罗斯茶文化

王登宇 - 《黑河学刊》 -

俄罗斯饮茶的记载始于1567年,先受到上层贵族的宠爱,十七世纪后期迅速普及到各个阶层。到十九世纪,茶仪、茶礼、茶会、茶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茶字成了某些事物的代名词,连给小费也叫"给茶钱"。

2. 茶礼和茶文化

换茶

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缘于种种原因,旧社会流行过“姑表亲”(姑妈的女儿一定要嫁舅舅的儿子)、“扁担亲”(姨表联姻)以及“坐床亲”等婚姻陋习。

中文名称

换茶

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缘于种种原因,旧社会流行过“姑表亲”(姑妈的女儿一定要嫁舅舅的儿子)、“扁担亲”(姨表联姻)以及“坐床亲”等婚姻陋习。所谓“坐床亲”,即“转房婚”,也就是“兄终弟及”、“弟终兄继”的婚制。桂西北毛南族以往盛行过此种转

房婚

并把换婚仪式称为“换茶”。这种婚俗既适用男方,也适用于女方。如果原妻早死,妻的妹妹或者姐姐愿意,也可嫁过来代替原妻的位置。不过,不论是“兄终弟及”、“弟终兄继”,或者“妻妹(妻姐)”替代过来,此种“换茶”礼仪均不需大办,只要略备一两桌酒菜,请来近亲房族,让大家知道并承认即可。[12]

此外,在婚俗礼仪中还有“开门茶”、“合枕茶”、“谢媒茶”、“亲家婆茶”等。限于篇幅,不赘。总之,在南方许多民族和地区,茶既作为一种让人品尝、咀嚼的物质;同时,又以象征“不移”、坚定的精神(“茶精神”);从提亲(或称“放话”)开始,直到成亲(圆房)乃至转房、退婚,一直和谐而奇妙地伴随着整个婚姻进程。确实为‘‘楚越之地’’的古朴奇特的婚俗礼仪增色添姿不少。而且,也积淀着不少珍贵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3. 中国茶礼茶俗

土家泡罐儿--烤罐茶 土家人传统的茶礼、茶艺、茶俗,彰显了古老的韵味、浓郁的乡情、宽厚的品格、淳朴的民风。

4. 茶礼茶俗论文

1.社会性

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随着社会文明进步,饮茶文化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和角落。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富贵之家过的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贫苦之户过的是“粗茶淡饭”的日子,但都离不开茶。“人生在世,一日三餐茶饭”是不可省的,即使是祭天、祀地、拜祖宗,也得奉上“三茶六酒”。

人有阶级与等级差别,但无论是王公显贵、社会名流,还是平民百姓,对茶的需求是一致的。

2.广泛性

茶文化雅俗共享,各得其所。从宗教寺院的茶禅到宫廷显贵的茶宴,从文化

雅士的品茗到人民大众的饮茶,出现了层次不同、规模不一的饮茶活动。

以茶为药物,以茶为聘礼,以茶会友,以茶修性,茶与人的一生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茶在人们生活、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介入和作用是其广泛性的表现。茶还与文学艺术等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3.民族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茶俗。

蒙古族的咸奶茶、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佤族的盐茶,主要是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

傣族的竹筒香茶、回族和苗族等民族的罐罐茶等,主要追求的是精神享受,重在饮茶情趣。

尽管各民族的茶俗有所不同,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凡有客人进门,不管是否要喝茶,主人敬茶是少不了的,不敬茶往往认为是不礼貌的。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茶艺、茶道、茶礼、茶俗,在饮茶的统一性下都清晰地表现出其民族性的区别。

4.区域性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地广人多,由于受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社会风情以至地理气候、物质资源、经济及生活水平等影响,中国茶文化呈现出区域性特点。

如对茶叶的需求,在一定区域内是相对一致的,南方人喜欢绿茶,北方人崇尚花茶,福建、广东、台湾人欣赏乌龙茶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区域性的表现。

5.传承性

茶文化本身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社会性、广泛性、民族性、区域性决定了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形成、延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5. 茶礼茶俗茶艺属于茶文化中的什么

茶旅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新兴旅游模式,是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一种创新发展方式。在茶旅一体化发展中,茶叶是最大的卖点,依托丰富的茶产区资源,游客们可以游茶园、做茶、品茶、买茶、赏茶以及体验茶俗风情。以旅游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茶园资源优势,一方面把茶园建成生态旅游景区,另一方面研发茶产品打造成为特色旅游产品。茶旅一体化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良性发展,更有助于提高茶农经济收入。

茶园开办旅游项目既可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茶园升级为旅游景区,又可以借此提升自己家茶园的知名度,吸引人们来感受茶叶文化,带动茶叶的销售,甚至是当地的发展,让茶农们得到更多的收入。

茶旅将茶文化融进休闲娱乐放松与消费之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普通旅游的形式,它大大丰富了旅游的过程。现代的旅游大多让人感觉仓促而疲惫,一顿车马劳累之后,下车后就是对着景点各种拍照留影再买些纪念品。茶旅不同,它的游览速度更慢,人们可以在茶树之中漫步,感受茶叶的纯净,这让游人的旅游体验感和实践感也大大增强。

城市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工作、上学,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和课业,繁重又无趣,而城市的空气也是受污染很严重的,车辆的外排废气,工厂的污染,我们每一天呼吸到的空气其实都是很脏的,里面有很多灰尘、重金属等成分,长期呼吸有可能会导致呼吸道、肺部感染,特别是冬季的雾霾天气,更是污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谁不想离开喧闹污染的都市,来茶园呼吸一下干净纯洁的新鲜空气呢?

放下脑海中烦恼的事情,忘记工作中的困难,坐在凉亭中,品一口自己刚刚采下的、泡好的醇香的茶,尝一口清凉的茶点,再望一眼窗外绿油油的茶田,清爽干净的感觉,是不是觉得整个人都被绿色过滤了一遍呢?

据说从神农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喝茶的习惯了,经过历朝历代的延续发展,每个地区的茶都产生了它独特的特色与魅力,而作为茶叶的衍生物,茶杯、茶盘、茶礼、茶道等也都各有特色,所以说茶叶有着悠久的文化,茶旅一体化的新兴旅游业也要把握地方的茶文化特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游人来到茶园是为了感受与城市不一样的更加自然的生态坏境,所以茶园应该保护好茶园及其附近的环境,适当修剪茶树的枝杈,选择更好的茶叶种植位置,将茶树与其他的树种组合,让整个茶园看起来更加美观,这样也能更好的吸引游客。

茶园也可以根据当地发展情况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茶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知识比赛等活动,利用好当地资源,将茶文化同旅游更好的结合,带动自己的品牌发展和产品营销。

茶道也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茶园还可以组织茶艺和茶艺表演,组织大家一起论茶品茶,让品茶成为一种享受,学习茶道知识并在继承传统上创新,让茶旅更有特色。

茶园还可以拓展工业旅游项目,引导进行茶叶加工的工业企业加入,制定相关战略政策,政府也加大对其的辅助力度,开发相关产品。

茶叶的保健功效有很多,是最健康的饮料,尤其是在降胆固醇和血压的方面,通过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茶叶的功效,加大茶园和药品食品科研发展的交流活动,能够带动茶叶行业的销售与发展。此外还可以开展研学项目,与学校合作开展冬夏令营的项目,让孩子们深入学习和感受生态文明和传统茶文化。

茶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博大精深令人向往,茶旅文化更是有着巨大发展力的新兴旅游项目,未来前景一定很好。

6. 什么是茶礼

《君子九容》出自《礼记·玉藻》。

《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德性教育等皆有重要影响。它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辑而成,共49篇,《玉藻》乃礼记中的第13篇,是记述礼制的章篇之一。规范的言行举止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日常的茶事礼仪中:

一、足容重

日常生活中站姿与行走的状态,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无论站立还是行走,都应如足下生根一样,让脚步稳重,挺拔中正。

1、站姿,它是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

女士可采用前腹式站姿,双脚八字步或丁字步,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脐下三指处,手指伸直但不要外翘,上身正直、头正目平、腰直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两腿站直、肌肉略有收缩感、微收下颌,面带微笑;或是交流式站姿,双手轻握放在腰间,手指自然弯曲。

男性站立时,身体要立直,挺胸抬头、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可采用前腹式站姿,两腿分开约一肩宽,双膝直立,左手在腹前握住右手手腕; 或是两手半握拳,自然下垂贴近裤缝。

不论站立时摆何种姿势,只有脚的姿势和角度、手的位置在变,而身体则应保持正直,做到优美、自然。

2、走姿

主要有三个要点:从容、平稳、直线。

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双臂放松自然地摆动手臂,幅度不可太大,前后摆动的幅度约45度,脚尖向正前方伸出。起步时,身体微向前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行走中身体的重心要随着移动的脚步不断向前过渡,而不要让重心停留在后脚,并注意在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跨步均匀,脚跟离另一只脚脚尖的距离约等于自己的脚长。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使自己走在一定的韵律中,才会显得自然优美。女士穿高跟鞋走路时需要注意应避免出现过响的踢跶声,

禁忌:内八字和外八字。弯腰驼背、歪肩晃臀、头部前伸。摆臀,左顾右盼。走路脚蹭地面,上下颤动。左右式摆动手臂。

二、手容恭

在茶席上,手有静态美与动态美。

静态美:体现于双手虎口叠加,自然放于坐着的双腿上,泡茶之人也可是双手自然握拳,与肩同宽距离轻放于靠近自己的茶桌上;

动态美:

1、泡茶之人左右手的协调作业,减少交叉,动作讲究舒缓柔和。

2、茶事中的伸掌礼,伸掌礼手势是四指并拢,拇指贴合,手掌微曲,可表示为“请”“谢谢”。一般为来宾奉茶后可伸手做一个“请用茶”的手势,即伸掌礼。同时也可以说“请喝茶、请用茶”或是点头示意。

3、叩手礼(叩指礼):源于乾隆微服南巡,以“手”代“首”,二者同音,“叩首”为“叩手”所代,在茶桌上常用于表达感谢。当长辈给我们倒茶时候,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一般敲三下即可),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当平辈给我们倒茶时,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当晚辈给我们倒茶时: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三下,表示特欣赏晚辈,相当于点下头即可。

4、持品茗杯的手势:用食指和拇指轻握杯缘,中指轻托杯底,三根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此姿势称为“三龙护鼎”。女士持品茗杯时,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轻翘成兰花指,寓意温柔大方;男士持品茗杯时,则收回小指和无名指自然并拢,寓意大权在握,更显男士品味和气魄。

三、目容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有时比语言更能够表达我们的内心状态。与每一位茶友目光对视时,应正视而不斜视。礼貌的做法是盯着对方眼睛及鼻子的三角区域,这在所有的社交场合均通用,但切忌一直盯着人不动,适当根据对方所说内容给予必要的反应。同样切忌不要小动作不断,眼神游离,频繁看表,过于频繁眨眼,如果眼睛不舒服,说出来就好。

四、口容止

日常的茶事中,如果是泡茶之人,在泡茶时应止语、止念。与茶无关的事,不做;与茶无益的念头,不起。它与佛修时的止语有异曲同工之意,当下,专注的泡好这一杯茶即可。

五、声容静

茶室,让人安静放松的场所,一个可以静心、修养的地方。茶席,方寸之间的美好,身处这样的环境,说话的声音,应具有温度和亲和力,让每一位茶友感到亲切,让整个茶席充满和谐,切忌高声喧哗。

六、头容直

在茶席间,尤其是泡茶之人,在行茶时,无论是注水,或是出汤,都不能头部歪斜,应该保持头部端正,同时保持上半身挺直的姿势,也就是颈、胸、腰都要保持平直,才能展示仪态美,让人赏心悦目。“头容直”既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一份尊重。

七、气容肃

我们常说这个人很有气质,那个人气场很强大。何为气质,何为气场,它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我们每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一种能量,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内在积累的外在表现,肃并不是严肃,而是一种端庄得体的气质,更是一种韵味。

八、立容德

孔子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自古常说安身立命,以什么立?以德。唐代的刘贞亮在《茶十德》里提出茶有十种品德: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行道、可雅志。茶如此,人亦如此,正所谓人生如茶,茶人更应谨记以德立天下。

九、色容庄

色,在这里指的是一切外在的妆容。

1、女士

头发:干净整洁,佩戴头花或装饰 品要得体、大方,不要过于夸张、艳丽。

眉眼:眉色得体,目光清澈,淡眼妆。没有充血或疲倦困顿现象。

口腔:没有异味,牙缝里没有食品碎屑等。

脸部化妆:整体妆容简单素雅大方为主,禁忌浓烈的化妆品,比如有香味的护手霜、香水等。

首饰:简单的首饰,没有大号摇晃夸张的耳环,没有一走路就叮当响的项链,双手最多1-2个简洁饰品。

指甲:淡色指甲油;不留长指甲

服装:没有过分华丽;裙子长短适中,干净整洁。

丝袜:没有脱丝,切忌彩色丝袜。

2、男士

头发:干净、没有头皮屑,梳理整洁

眼睛:目光清澈,没有充血或困顿现象

鼻子:没有鼻毛露在外面

胡子:干净(整洁)

口腔:没有异味、牙缝里没有食品碎屑等

耳朵:洁净

手:清洁,指甲修剪整齐

服装;干净、舒适,不皱,平整,注意领口与袖口的清洁

鞋袜:鞋子与上衣搭配协调,鞋子要干净,袜子经量与鞋子是同一类颜色,不突兀。

以上,共勉!

7. 茶礼传统文化

以茶为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茶礼仪的规范与推广已成为时代所需。

献茶有礼,最早见于三国两晋时期,孙皓“以茶代酒”,陆纳“以茶待客”。茶为典章,自唐代陆羽撰写《茶经》为始,以茶为礼,成为华夏乃至全世界妇孺皆知的礼仪,且经久长盛。

当下学习传统文化成为潮流,很多人选择学习茶礼叩开传统文化之门,希望用它来陶冶情操,修养身心,提升自我。但当真正学习茶礼时,又往往被那些精细技法或必需的礼法所困扰。其实,它的指向极其简单直接,即所谓“大道至简”。中国茶道之茶礼在内容上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了传统文化的窗口,在行为上以它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仪式感,为我们展现无穷的艺术魅力,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精神生活。

朱海燕教授潜心茶文化研究二十余年,是年轻一代茶文化学者的杰出代表,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尤其是茶道茶礼有着深刻的领会和独到的见解。《中国茶道·礼仪之道》是她多年的研究成果铸就的精品佳作。本书以弘扬茶礼仪,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民众文化素质为宗旨,通过“茶礼仪概述”“茶礼仪演变”“个人茶礼仪”“社交茶礼仪”“特色茶礼仪”等7大板块内容的讲述,将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结合,使茶文化活动具备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理论基础。她以茶文化专业博士的知识和专业教授的经验,深入浅出地道出茶道之要义,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娴熟如流的技巧,演绎出美轮美奂茶礼之佳境。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采用扫码方式即可观看茶礼仪微视频,将旧的传承与新的技术完美结合,可让读者朋友接受更系统、更专业、更形象的茶礼仪实战培训,领略茶俗茶礼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中国茶道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8. 茶礼茶俗属于精神文化吗

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这既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也是与佛教禅宗的重要区别。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特别明显。中国茶道,也多方体现了儒家中庸之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并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哲理于品茗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