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表演分为几步(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

山里向茶 2023-04-13 14:24 编辑:admin 197阅读

1. 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

茶艺师共有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考试时间不固定,也不是说是一年几次,只要是学校申报过去了就可以参加考试!茶艺师资格证,全称是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茶艺师是工种名称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考茶艺师资格证首先,要拥有专业化、系统化和实用型的茶学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认识什么是茶艺?不把泡茶流程表演当作是茶艺,能知茶性而科学泡茶,让茶发挥至最佳境界为己任,知己知茶而健康饮茶。进行报考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填写申请表及提交相关资料,初级1200元、中级1500元、高级1800元。一般来说20天或30天都有一期考试。

2. 茶艺表演的概念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  第二,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四,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3. 茶艺表演需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

茶人服的五大原则:体型

俗话说,“没这么大的头,别戴这么大的帽子”。这句话和穿衣服的道理也是一样。茶人服的包容性非常地强,穿衣服人的体型不管高矮、胖瘦,四肢的长短、粗细,都必须要有一件和他非常搭配的茶服。但是,人的体形都是不同的,从款式结构和色彩上也必须要有一些相应地调整,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一般来说,如果是体型比较圆润的女子,如果觉得自己比较胖的话,那么选择茶人服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不透的,如此就能遮挡一些以免春光乍泄。至于颜色方面的话,最好不要白色,码数也必须要宽松些。

如果身高不是很高的女生的话,则可以选择上衣和下身分离的茶人服。如果只喜欢穿连衣式的话,可以穿一双复古的高跟鞋来弥补这一高度上的缺点。

茶人服的五大原则:肤色

不管是穿茶人服还是其他的服装,肤色一直都是选择服装颜色最好的标尺。一般来说,颜色的搭配大都时同类色、类似色和反色,也就是对比色。穿和肤色相近的颜色的茶人服,不是不好看,而是非常地诱人。如果是穿和肤色相类似的颜色的话,那就会给人中规中矩的感觉,不失端正大雅之意。如果选择与肤色两个截然相对的颜色搭配,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尽显大胆风格,常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茶人服的五大原则:发型

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可乱。可见,发型对于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但短发的女孩子就有些特殊了,最好别穿茶人服。诗文,哪一个古代女子是短发的,就算短那也是能够将头发盘起来的短。因此,这里的头发最好是长发或者是盘发。

穿茶人服,头发最好朴素、高雅、大方。茶席之上,如果是以你为中心的话,则可以披一头长发,跳跳舞之类的也显得飘飘欲仙。但如果不是以你为中心的话,在茶席之上喝茶,最好将头发扎起来或者是盘起来,不要让女生嫉妒,也别让男生边喝茶边流口水。当然,为了表现自己,穿着茶服,披着靓丽的长发,会更好看。

茶人服的五大原则:妆扮

自然之美以及淡妆都能够表现出茶服最美的一面。而妆容鼓吹的就是自然之美,也就是素颜,不过淡妆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切记,一定不要化浓妆。

茶人服的五大原则:配饰

穿着茶人服,如果是两手空空的话,其实和带着手表或者是钻石戒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茶人服讲究素雅,因此手表和戒指不能混搭。然而,一条细小的银项链,也是可以试一下的,不过最好选择玉石。手上,最好挂着一串珠子,也能显示出淡雅的韵味。

从整体上来说,穿茶人服最终还是要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的,因此,服饰的完整性要有全面、整体的考虑,千万不能讲上衣和下裳、穿鞋以及戴帽、衬里外套等都分开来选择或者是搭配,如此会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一定要给人一种完整的统一感觉。

4. 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常见茶具通常有: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等十三种

茶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茶荷等十三种常见茶具

5. 茶艺表演基本技法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

1.翻杯手法   无柄杯,右手反手握茶杯的左侧基部,左手用大拇指轻托在茶杯的右侧基部;双手翻杯成手相对捧住茶杯。有柄杯,右手反手握杯,左手手背朝上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轻扶茶杯右侧基部;双手同时转动手腕,茶杯轻轻放下。

2.温具手法   温壶法,开盖是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按在壶钮上,揭开壶盖,把壶盖放到盖置(茶盘)中。注汤是右手提壶,按逆时针方向低斟,使水流顺茶壶口冲 进;再使水从高处冲入茶壶;等注水量为茶壶的1/2时再低斟,使开水壶及时断水,轻轻放下。加盖是用左手把开盖顺序颠倒就行。荡壶是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手 指上,右手把茶壶放在茶巾上,双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茶壶各部分充分接触开水。倒水是根据茶壶的样式把水倒进水盂。

3.温盅及滤网法   揭开盅盖,把滤网放到盅内,注开水。

4.温杯法   大茶杯,右手提壶逆时针转动,使水流沿茶杯壁冲入,约容量的1/3后断水,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小茶杯,翻杯时把茶杯相连排成一字或者圆圈,右手提壶内杯内注入开水至满;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

5.温盖碗法   斟水是提壶逆时针向盖内注水,注入碗内的1/3容量时壶断水,开水壶复位。翻盖是右手取渣匙插到缝隙里,左手手背朝外护在盖碗外,手掌轻靠碗 沿;右手用渣匙从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碗盖盖在碗上。烫碗是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搭在碗身中间部位,食指抵住盖钮下凹处;左手托碗底,端 起盖碗,右手呈逆时针转动,使盖碗内各部位接触热水。倒水是右手提盖钮把碗盖靠右斜盖;端起盖碗移到水盂上,水从盖碗左侧倒进水盂。

6.冲泡手法   头正身直、目不斜视,双肩齐平、抬臂沉肘。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上,右手提壶左手托住壶底;右手使水流顺着茶壶口内壁冲到茶壶(杯)里。

7.取用器物手法   捧取法,搭于胸前或者前方桌沿的双手向两侧移至肩宽,双手掌心相对捧住基部移至需安放的位置,轻轻放下后收回;再去捧第二件物品,动作完毕复 位。用于捧取茶样罐、箸匙筒、花瓶等物。端取法,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平稳移动物件。用于端取赏茶盘、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等。

8.提壶手法   侧提壶,大型壶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左手食指、中指按住壶钮或盖。中型壶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小型壶是右手拇指和中指勾住壶把。 飞天壶,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其他四指勾住壶把。提梁壶,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提梁,中指抵住壶盖。大型壶,右手握提梁把,左手食指、中指按壶的盖钮。无 把壶,右手握住茶壶口两侧外壁。

6. 茶艺表演的顺序

是指在日本茶道中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和规矩,重视的是心静、身静、物静、人静的理念。以下是茶道礼节中的一些基本规矩:

1. 洁净:参与茶道活动前,必须先清洗手脸,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

2. 打招呼:进入茶室后,需要向主持者鞠躬致意,表示敬重之情。

3. 入座:按照规定次序排列坐席,座位视等级而定,高级别的人应该坐在离茶室入口最近的座位。

4. 茶具:茶具必须摆放整齐、干净,在使用前需要用纸巾擦拭干净。

5. 泡茶:泡茶时需要注意水温、用茶量和冲泡时间等细节。

6.服务:倒茶时需要倾听茶客的请求,根据茶客的口味来加入适量的茶汤。

7. 饮茶:饮茶时要重视品尝过程及仪式,不可吵闹、说话声音大,以免影响其他茶客。

8. 饮后离席:品茶结束后,应当向主持者鞠躬告别,并按照规定次序离开座位。

以上是简单的茶道礼节,当然实际操作中还包括更多的细节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7. 茶艺表演主要类型有哪些?并说出特点?

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从历史上看,中华茶道则有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大类别。但中国的煎茶道亡于南宋中期,点茶道亡于明朝后期,唯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茶道流传至今。无论是煎茶道,还是点茶道,在历史上都未曾形成支派。

晚明以来的中华茶道唯以泡茶道的形式流传,中华茶道在当代走上复兴之路,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泡茶道流派,但目前毕竟还未形成有一定风格、特色的流派。

8. 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不管是“初级茶艺师资格证”、“中级茶艺师资格证”,还是“高级茶艺师资格证”,都是属于职业资格的五级、四级、三级,又是水平评价类的证书,所以,她们的考试都是非常简单的,甚至只要看你看两遍茶艺师考试模拟练习题,自己学个泡茶流程展示的表演,一般都会通过的。

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两个部分,理论考试由80分的单项选择题和20分的判断题组成,考60分算是合格了。而技能考核则是让你表演一下泡茶流程,只要不犯三次大错并停下来,按得分标准也将有60分,算是合格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都合格,你就可以轻松获得一本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了。

这本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往往被大部分的茶艺师培训机构写成“茶艺师资格证”和“茶艺师证”,如此一说一本水平评价类的证书就变成了必须持证上岗的准入类证书了。大家会误以为想从事茶艺师工作或开茶店、茶楼、茶会所都需要有一本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才有资格,否则,将来即使开店了,也会面临着检查关店的风险。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是水平评价类证书,根本不需要持证上岗,这本证书只是一张收了学费的证书,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只是让你去参加发证部门设定的级别考试,不是学本事的,而是你只要通过了考试,不管你是否懂不懂茶,了解不了解茶,都没有关系,所以,这一本证书的意义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