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代茶艺有什么特点和风俗
茶艺表演有太多的主题了用古人的我觉得是乱套,为吸引眼球如清朝剧一般。时代不一样了,茶艺表演的主题应与时俱进,可以根据季节,节日、表现内容来决定主题。离不开旧时的主题,还不如回到用手吃饭的古代
按茶艺表现的主题内容分类:
一、宫廷茶艺
宫廷茶艺是古代帝王为敬神、祭祀、日常起居或赐宴群臣时举行的茶艺。唐代的清明茶宴、宋代的皇帝视学赐茶、清代的千叟茶宴及乾隆自创的三清茶茶艺、橄榄茶茶艺等均属宫廷茶艺。宫廷茶艺的特点是场面宏大、礼仪繁琐、气氛庄严、茶具奢华、等级森严,并往往带有政治教化和政治导向等色彩。自古以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历史上,宫廷茶艺对促进我国茶艺的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二、文士茶艺
文士是我国茶文化的主要传播者,“自古名士皆风流”,文人们视“琴棋书画诗酒茶”为文士风流的符号,其中茶通六艺,备受喜爱。文士茶艺的特点是文化气息浓郁,品茶时注重意境,茶具精致典雅,表现形式多样,常和清谈、赏花、读月、抚琴、吟诗、联句、玩石、焚香、弈棋、鉴赏古董字画等相结合。文士茶艺常以“清”为美,才子们或品茗论道,示忧国忧民之清尚;或以六艺助茶,添茶艺之清新;或以茶讽世喻理,显儒士之清傲;或以茶会友,表文人脱俗之清谊。总之,文士茶艺气氛轻松活泼,深得中国茶道“和静怡真”之真谛。
三、民俗茶艺
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相依共存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对茶虽有共同的爱好,但却有不同的饮茶习俗。汉族以清饮为主,而少数民族则偏爱调饮。内蒙古奶茶、藏族酥油茶、维吾尔族香茶、回族三泡台、土族熬茶、傣族竹筒茶、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各地区、各民族的饮茶方式多姿多彩,把这些茶风茶俗升华为茶艺,既可极大地丰富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可以与发展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同时民俗茶艺常和民族音乐、民族服装、民族歌舞、地方特色小吃相结合,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宗教茶艺
我国政府主张宗教信仰自由,而宗教茶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早在一千年前,闽王王审知请教国师扣冰和尚如何治国,扣冰和尚说:“以茶清心,心清则国土清。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国土清、众生安,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当前常见的宗教茶艺有禅茶、礼佛茶、观音茶、太极茶、道家养生茶等。宗教茶艺的特点是特别讲究礼仪,气氛庄严肃穆,茶具古朴典雅,强调修身养性或以茶示道。
五、国外引进的茶艺
我们主张,从一碗茶中能品味出当代中国茶人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人类文化艺术无国界,近年以来,我国引进的海外茶艺主要有英式下午茶、印度拉茶、新加坡肉骨茶、美国夏威夷冰果茶,以及韩国茶艺、日本茶道等。
六、时尚创新茶艺
时尚创新茶艺是指我国茶文化复兴过程中,在传统的饮茶方式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创编出的新茶艺,如浪漫音乐红茶、十二星座茶、时尚花草花朵茶、新配方养生茶等。
茶艺是一门唯美是求的生活艺术,只有分类深入研究,不断发展创新,茶艺才能走下表演舞台,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当代民众乐于接受的一种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方式。
2. 唐代的茶艺形式
唐代人与其说喝茶,更不如说是吃茶。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这种做法与现今迥然不同。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当然实际生活中,不同阶层的人,会有所增减,并不是完全按这个来。就像我们现在的茶道一样,茶庄里喝茶和自己家喝茶肯定不一样,普通老百姓不会有那么多讲究。
3. 唐代茶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茶席是茶道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茶席营造,产生对美感实物的崇拜。真正好的茶席必然永远保存在美学之中,茶人可以抛弃茶抽象的娱乐性,用茶席的形象化加上具体的茶、茶器,赋予复合的生命。
茶在不同时代制作的方法不同,品茗即形成各自风格,烹煮的团茶,击拂的抹茶或是壶泡的散茶,分别出现于中国唐、宋、元、明、清各朝,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饮茶方式,使用各式各样茶器的场景,都提升着茶融入历代的时代风尚。
盛唐茶席,华丽简约在调和中展现出隽永
茶席在唐代华丽的生活风格中绽放意象,茶席传达的是品茗的典雅匀称及隽永。唐代蒸青制茶饮用的“煮茶法”,出现了阵势庞大的茶器组合,从茶碾、水注、茶盏,蕴藏着社会对茶能带来清醒的悟知。其间的茶器典雅引动的隽永气质,正是今日茶席追求体验与诠释唐代茶文化的品位主张。
茶席的品位是由文化资本所表现出来的品位。唐代茶器的匀称纯质,天然具有成为一种摆放表现的品位。那不只是对出土茶器的怜爱和抽象意境的向往,也是追求具象实物的茶席正在发出回响。
4. 唐代茶文化的三项重要内容
七碗茶诗
歌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其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文化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茶文化的绚丽瑰宝。一篇篇优美的咏茶佳作,对我国茶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这首精妙绝伦的《七碗茶诗》为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所创作,因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脍炙人口和广为流传,但凡爱茶之人,无一不喜欢的。
5. 唐代茶艺的主题思想
茶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好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