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山普洱熟茶(六大古茶山普洱茶)

山里向茶 2023-01-03 11:16 编辑:admin 298阅读

1. 六大古茶山普洱茶

  古六大茶山 -- 地埋位置及概况说明:1、攸乐茶山  2、蛮砖茶山  3、漫撒茶山  4、莽枝茶山  5、倚邦茶山  6、革登茶山     云南省是世界是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古今中外负有盛名,普洱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小故乡,据西双版纳傣族贝叶经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西西双版纳就有茶树栽培,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上至今还生长着八百年年前人工栽培的古茶树,被称为“茶树之王”。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洱,已自唐时,”西藩:就是指西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说普洱茶,可见自唐代就有普洱茶了。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的普洱府,产于悠东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普洱茶是以地名作茶的专用名词,一直沿用至今。易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六大古茶山在香港、韩国、台湾、广东、深圳等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六大古茶山包括悠乐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它们都在易武的周围,古茶山的野茶树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其营养成份是任何一种矮化茶树和新培植茶树都无法相比,野生大茶树生长环境自然、特殊,全世界罕见,其原料主要用来加工普洱茶,因此易武的普洱茶内质极其特别,在文革期间,许多陈年普洱茶在大火中毁灭,目前存在世上的正品野生普洱茶少之又少。   古时,易武的普洱茶主要用来进贡,又有瑞贡天朝、正山贡茶之称,历史上“茶马古道”就是以易武为中心经思茅达到普洱府,最后在交易,所以还有人称普洱茶为易武茶。古六大茶山 -- 革登茶山   《普洱府志》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常采茶时,先具酒醴祖祭于此。”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闻名。   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紧靠攸乐茶山,傍依鸡怪山,历史上年产茶500担之多。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肚,满披银茸,民间种之为“大白茶”。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八角树寨有株茶王树,光春茶就能收干茶一担。革登茶山过去的新校都有20多厘米的盆大了。祭祀古茶树的碑石到是随处可见,足以证明茶农封古茶王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告诫后人古茶树确需保护。解放前革登茶山已荒芜,茶农人走寨远,解放后逐渐恢愎发展,现年生茶万担以上。 古六大茶山 -- 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南面,和革登茶山相聊,与孔明山遥遥相望。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故名。从象明乡越架布河,过大石房,穿秧林寨就到了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范围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味美。明、清时期茶山与旺,茶叶年产达万担之多。从立在茶山的碑石刻文中可以看出常年茶山与旺发达景象。该碑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元1746年)。由于多种原因,莽枝茶山在解放前夕,已经荒芜,几百户人家的勐芝大寨已成为原始密林,遗存的部分茶农后代,已搬迁到茶山后的秧林寨,封茶山的历史漠然知晓。原始密林中还可看到一块块面积大小不一的茶林,以及从多的交杂在一起的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树。一座葬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3年)的茶商墓孤寂地守候在茶山。茶山由于多年无人管理,有的茶树长得几丈高,仍然茶花怒放,青枝绿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曾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茶山乡民开始封茶山进行管理,茶叶产量逐步提高,每年出售给国家青毛茶2万多公斤 古六大茶山 -- 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的高山区。倚邦茶,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甘正,回甜爽口。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家云集,极为热闹。产品适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极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20担之多。   清朝为了加强封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约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部份马道上石板的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可惜表现茶山繁荤景象的建筑于解放前毁于火灾,如今仅有碎瓦断壁残存。今日倚邦茶山,除茶叶生产得到恢愎和发展外,西双版纳州政府又规划发展一个万亩级香料基地。这样,倚邦茶山将茶叶、香料比翼齐飞,前程无量。古六大茶山 -- 漫撒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以东,紧接老挝边境。慢撒茶山属大叶种茶,条索肥硕,条子宽大,结实,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壮男性之美,是普洱茶中个头最大的。   清乾隆年间是其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清咸丰壬子年(公元 1852 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茶山各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外,慢撒茶山种茶历史悠久,茶农种茶制茶经验丰富,但到十委世纪,慢撒茶山,稍有衰落,而易武茶山则日起兴旺,光茶号就有十几家,因此,清朝前期中期史书列六大茶山时,只列“慢撒”后某些书籍又列为“易武”。由此使人产生了误解,认为易武和慢撒是两座茶山,实际上并不是,只是证明了两座茶山的兴衰,易武和慢撒都是泛指六大古茶山的茶,不是独立的两座茶山。是但在当地茶农细细区分,易武茶山和慢撒茶山却有不同的,慢撒茶山的茶叶稍微肥大一些,味也稍甜。 古六大茶山 -- 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位于野象山旁,磨者河畔,历史上年产茶万担以上,大都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茶农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万担之多。今天的茶农商品意识强,他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在蛮砖村公所支书权存安带领下安排生产蛮砖贡茶,茶味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1994年,州、县政府确定在蛮砖茶山新建万亩大茶园,在云南省茶叶科研所专家的指道下,万亩新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飘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古六大茶山 -- 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 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毅人放火,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壤。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拨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2. 普洱茶新六大茶山和古六大茶山介绍

云南六大茶山品牌很好。该品牌出现于2002年,专业生产及销售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企业。拥有多个原料基地,年生产能力15000吨,在全国开设有一百余家经营部。产品多次在国内外普洱茶名优产品评比中获得大奖,“六大茶山”牌茶叶因过硬的质量,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05年三绿工程放心茶中茶协推荐品牌”,公司商标被云南省工商局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3. 五大茶山普洱茶

同庆号先祖系湖南省麻阳县青田刘姓,明初随军赴南疆平叛,来到滇南石屏。平叛甫定,军旅首领早报朝廷以滇南地广人稀,请求把驻军改为屯田部队。普洱茶老字号“同庆号”,品牌始创人为刘姓,始于雍正十三年(1736年)的易武茶乡,“同庆”,即普天同庆之意。

易武车顺号兴于1839清道光年间”是一个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御用贡茶老字号。

  清朝道光年间,“茶马古道”的源头易武古镇车氏家族的世祖车顺来创办了“车顺号茶庄”,采摘自家茶山大叶种优质生态茶叶,手工制作女儿茶、人头金瓜茶、纱巾紧拧拳茶、沱茶、七子圆饼茶、竹香紧压茶等系列产品,远销西藏、新疆、港奥台和南洋各地,深受海内外客商的亲睐

福元昌又称元昌号,创于光绪初年间!在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设了制茶厂,倚邦和易武曾演绎出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其中“元昌号”设于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普洱茶叶,制造精选茶品,售国内及海外市场。

普洱四大天王之宋聘号

  清光绪六年(西元1880年)创号,于滇南名邦石屏开市,驻厂六大茶山重镇易武,专司普洱商贸,省垣之中誉之“茶魁”。

4. 六大古茶山普洱茶的特点

1.产地优越

普洱茶产地主要有两处,一是毗邻澜沧江的临沧;另一个便是西双版纳州的六大茶山。普洱茶生长在这终年湿润、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不施农药的原始森林中,属于有机茶。

普洱茶产区的茶树多与樟脑树混作,品质特优。

2.品种优良

制作普洱茶的茶树品种是云南大叶种,又称乔木型的大叶种,素称普洱茶种,芽叶发得又大又嫩,白毫特多,内含的化学成分特别丰富,制出的茶叶香高味浓。

3.形状各异

普洱茶除各种级别的散茶外,有小如丸药、糖果状、沱茶、紧茶、饼茶、方茶、牌匾茶、柱形茶、巨型圆饼、象棋、金瓜、金元宝等。

4.制作繁复

制作普洱茶的鲜叶需经杀青、揉捻、晒干而成晒青茶,用晒青茶蒸压后,可制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经长期贮存陈化为自然陈化普洱茶。

用晒青茶沤堆后发酵,制成熟普洱散茶和各种形状的紧压普洱茶。

普洱茶的特点

5.越陈越香

与六大茶类只有两年的保质期不同,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晒青茶自然陈化和经沤堆后发酵制成熟普洱茶后,有一个缓慢的发酵过程,逐步形成特有的陈香风格,陈香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较高。

陈年老普洱茶,可产生令人着迷的枣香、荷香、参香和樟香。

6.饮法多样

可泡饮、煮饮,可生熟混饮,可打酥油茶、盐巴茶等多种饮用方法。

7.收藏鉴赏

普洱茶具有收藏鉴赏价值,可按形状收藏;可按年份收藏;可按产地收藏;可按生产的批次收藏;可收藏生普洱,也可收藏熟普洱。

5.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

(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

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

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

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

淡,汤色深桔黄。

(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

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

色深桔黄。

(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

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

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

看倚邦一说。

(5)、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

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

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

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

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

的茶山。

(6)、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

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

汤色淡桔黄。

6. 六大古茶山普洱茶产地

古六大茶山 -- 地埋位置及概况 说明:1、攸乐茶山  2、蛮砖茶山  3、漫撒茶山  4、莽枝茶山  5、倚邦茶山  6、革登茶山     云南省是世界是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古今中外负有盛名,普洱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小故乡,据西双版纳傣族贝叶经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西西双版纳就有茶树栽培,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上至今还生长着八百年年前人工栽培的古茶树,被称为“茶树之王”。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洱,已自唐时,”西藩:就是指西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说普洱茶,可见自唐代就有普洱茶了。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的普洱府,产于悠东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普洱茶是以地名作茶的专用名词,一直沿用至今。易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   六大古茶山在香港、韩国、台湾、广东、深圳等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六大古茶山包括悠乐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它们都在易武的周围,古茶山的野茶树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其营养成份是任何一种矮化茶树和新培植茶树都无法相比,野生大茶树生长环境自然、特殊,全世界罕见,其原料主要用来加工普洱茶,因此易武的普洱茶内质极其特别,在文革期间,许多陈年普洱茶在大火中毁灭,目前存在世上的正品野生普洱茶少之又少。   古时,易武的普洱茶主要用来进贡,又有瑞贡天朝、正山贡茶之称,历史上“茶马古道”就是以易武为中心经思茅达到普洱府,最后在交易,所以还有人称普洱茶为易武茶。古六大茶山 -- 革登茶山   《普洱府志》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常采茶时,先具酒醴祖祭于此。”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闻名。   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紧靠攸乐茶山,傍依鸡怪山,历史上年产茶500担之多。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肚,满披银茸,民间种之为“大白茶”。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八角树寨有株茶王树,光春茶就能收干茶一担。革登茶山过去的新校都有20多厘米的盆大了。祭祀古茶树的碑石到是随处可见,足以证明茶农封古茶王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告诫后人古茶树确需保护。解放前革登茶山已荒芜,茶农人走寨远,解放后逐渐恢愎发展,现年生茶万担以上。 古六大茶山 -- 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南面,和革登茶山相聊,与孔明山遥遥相望。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故名。从象明乡越架布河,过大石房,穿秧林寨就到了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范围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味美。明、清时期茶山与旺,茶叶年产达万担之多。从立在茶山的碑石刻文中可以看出常年茶山与旺发达景象。该碑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元1746年)。 由于多种原因,莽枝茶山在解放前夕,已经荒芜,几百户人家的勐芝大寨已成为原始密林,遗存的部分茶农后代,已搬迁到茶山后的秧林寨,封茶山的历史漠然知晓。原始密林中还可看到一块块面积大小不一的茶林,以及从多的交杂在一起的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树。一座葬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3年)的茶商墓孤寂地守候在茶山。茶山由于多年无人管理,有的茶树长得几丈高,仍然茶花怒放,青枝绿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曾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茶山乡民开始封茶山进行管理,茶叶产量逐步提高,每年出售给国家青毛茶2万多公斤 古六大茶山 -- 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的高山区。倚邦茶,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甘正,回甜爽口。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家云集,极为热闹。产品适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极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20担之多。   清朝为了加强封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约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部份马道上石板的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可惜表现茶山繁荤景象的建筑于解放前毁于火灾,如今仅有碎瓦断壁残存。今日倚邦茶山,除茶叶生产得到恢愎和发展外,西双版纳州政府又规划发展一个万亩级香料基地。这样,倚邦茶山将茶叶、香料比翼齐飞,前程无量。 古六大茶山 -- 漫撒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以东,紧接老挝边境。慢撒茶山属大叶种茶,条索肥硕,条子宽大,结实,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壮男性之美,是普洱茶中个头最大的。   清乾隆年间是其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清咸丰壬子年(公元 1852 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茶山各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外,慢撒茶山种茶历史悠久,茶农种茶制茶经验丰富,但到十委世纪,慢撒茶山,稍有衰落,而易武茶山则日起兴旺,光茶号就有十几家,因此,清朝前期中期史书列六大茶山时,只列“慢撒”后某些书籍又列为“易武”。由此使人产生了误解,认为易武和慢撒是两座茶山,实际上并不是,只是证明了两座茶山的兴衰,易武和慢撒都是泛指六大古茶山的茶,不是独立的两座茶山。是但在当地茶农细细区分,易武茶山和慢撒茶山却有不同的,慢撒茶山的茶叶稍微肥大一些,味也稍甜。 古六大茶山 -- 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位于野象山旁,磨者河畔,历史上年产茶万担以上,大都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茶农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万担之多。今天的茶农商品意识强,他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在蛮砖村公所支书权存安带领下安排生产蛮砖贡茶,茶味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1994年,州、县政府确定在蛮砖茶山新建万亩大茶园,在云南省茶叶科研所专家的指道下,万亩新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飘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古六大茶山 -- 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 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毅人放火,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壤。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拨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确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普洱茶与古“六大茶山”   经数千年品味,茶已经被人们确认为“真正的文明健康饮料”,是“礼貌与纯洁的化身”。诚可谓“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杯便可醉人”。   举世公认,茶树的栽培与茶叶的利用,始于中国。举世也同样公认,中国云南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是茶树的发祥地。   遍布西双版纳的古茶树,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证。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出产的大叶种茶,被冠以“普洱茶”的名称已经追溯到东汉时期,因民间有“武候遗种”的说法,所以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迟在三国时期就已形成气候,距今1700多年。

7. 普洱茶的六大古茶山

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针对历史资料对古六大茶山的各说不一,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贺开、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拓展资料:

一、江内茶山:

1、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

2、革登古茶山: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茶叶属大叶类型,位于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

3、倚邦古茶山: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

4、蛮砖茶古茶山: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5、曼撒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6、易武茶山:为了营运茶叶、货物、人员往来方便,除每年发动群众整修从倚邦、易武两个主要集散地向外辐射的大道小路外,在道光年间还集资修筑易武为起点,经曼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青石板运茶大道,20世纪90年代后期称青石茶马古道。

二、江外茶山:

1、南糯山: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

2、布朗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3、巴达山: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4、勐宋茶山: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5、景迈: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6、勐宋: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