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泛文化”有哪些表现?
泛文化有哪些表现,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泛文化应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不好的一面表现在,凡事都打着文化的旗帜,搞得一些商家和既得利益者,都紧紧盯着文化两个字,比如搞传销的,叫做营销文化,卖酒的就是酒文化,卖茶的叫做茶文化,还有那娱乐至死的娱乐文化……总之,只要和文化沾边儿的,就会火爆,就会盈利。
坏的一面就不多说了,说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呢,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泛文化也是对文化的一种普及,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就如泛道德一样,能颠覆很多东西,有心的人会从中学到东很多东西,发现很多东西,会去伪存精,在这种泛文化的修炼中,会越来越清醒。
所谓泛文化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么邪乎,不光有邪乎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看你怎么理解,怎么去用,就文化普及方面来说,比如汉字,就具有泛文化的一面。因为汉字本身除了符号性,还具有“泛文化性”。
就广义的“文化”而言,凡是人类创造的事物都属于文化的范畴,那么古老神秘的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可独立成为一个文化类项,因为它不是自然产物,而是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心智创造的一套符号。但这个文化类项跟一般的文化类项不同,它所涉及的文化元素是非常宽泛的,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归属,所以具有泛文化性。这种泛文化性体现在汉字符号属性(形体、结构、职用)的各个方面。
二、茶文化的重要性有什么
茶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重要性,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茶文化的关键不在于茶叶的本身,而在于茶文化的内涵上。从茶文化的内涵上来看,其“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最为重要,它是一种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茶是人生“便由此而发,若再品出更深的境界,就成了“吃茶去“公案的禅宗开示以及茶道的精神之源。
茶文化由于有了中国儒、释、道思想的加盟,形成了茶礼、茶德、茶道、茶艺等等,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部分。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脱物质文明“的文化,而是两者相结合。
先前,中国老百姓不太注重茶文化,因为每天要饮茶,方知青、红、黄、绿茶之类,这多半是和自己的饮茶习惯有关。但是,真正喜爱和关心茶文化的人,并不注重茶类之分,茶品之分。
喝茶的方法 新茶的饮用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
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
喝茶的时间和禁忌
喝茶的时间最好在饭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尤其对于不常饮茶的人来说,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另外,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饮用隔夜茶 。另外,一般夏季温度较高,茶水不宜超过12小时。
还要注意,茶属于刺激性饮料,含有鞣酸和咖啡碱,青少年不宜喝茶。而且女生六个阶段千万别喝茶:
1、每月生理期来临时
2、孕妇正值怀孕期
3、孕妇将要临产前
4、刚生产完之后想亲自哺乳的产妇
5、身为乳母者
6、正值更年期的女性
【特别注意】:
1.忌饮烫茶、凉茶(滞寒、聚痰)
2.忌冲泡次数过多(3、4次后基本无茶汁,且其所含的微量有害元素是最后泡出)
3.忌饭前饮茶(饮食无味,降低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和饭后马上饮茶(影响对蛋白质、铁质的吸收)
三、身边年轻人不爱喝茶了,如何看待茶文化的未来和茶道继承?
什么是“茶文化”?
有人也许会想到穿着旗袍的漂亮小姐姐,用精致的茶具表演着茶道,想到落花,烟雨,江南,精致的点心,悠扬的古琴。
但着只是茶文化的一小部分。大家脑海中可能还有这么一位门房大爷,用糖水黄桃罐头的玻璃瓶装着茶水,瓶子上的标签撕掉了一半,泛着刺刺剌剌的白边,从暖瓶里倒出水来,茶叶打了几个转,然后舒展开来。院子里有孩子的笑,有收废品的吆喝,有自行车的车铃声。
毕竟--茶是给人喝的。
我现在二十出头,但已经喝了快十年的茶。中学的时候星巴克刚在国内开起来,那时候去买个星巴克的杯子都能当奢侈品,放在课桌一脚。下午第一节课的时候泡个茶包,捧起杯子来把脸贴上去,感觉就像是用热毛巾擦了一遍脸一样,光凭着一股子热乎气就已经够提神了。
大学的时候,室友和我懒起来各有千秋,没有一个去水房打开水的。三个和尚没水吃,自然也喝不上热茶,于是每天都去楼下小卖部买瓶装的茶饮。这玩意,要不然得耐心等到了教室喝,要不就得路上喝完,要是喝了一半的话,路上一颠,上面会起沫子,看上去就和另一种黄色液体一样,会给人笑话说是东方X液。
到了国外,每次回家都得补充一下库存。我妈说,我爸每次得了好茶叶,好酒,都得唠叨好几遍说这个给留着,等儿子回国的时候让他带回去。老爸每天起得很早,泡上一壶茶看新闻,我回国在家的时候,有时睡到半上午才起来,老爸从单位打个电话回家,说壶里的茶就泡过一遍,你接着喝正好。
你说,现在年轻人不爱喝茶,“茶文化”和“茶道”不存了,
说起茶文化,茶道,又何必摆开架势,劳神费力地去参什么禅,悟什么道呢?
大道无形,只要喝茶让人觉得舒服,让人在这么大的一个世界里,得到一点小小的,专属于自己的慰藉,这就是道。
茶文化和茶道这个词太大了,不敢妄论。只是对身边的年轻人爱不爱喝茶,还是有一点点观察和发言权的。
在公司爱喝茶的同事工位上都放着成套的茶具,聊着聊着冲上一壶,解压清心明目,一不小心豁然开朗想出个大招。
有时和三五好友在家砌上一壶,玩玩德州扑克,讲究静思之道的茶文化与策略游戏德扑擦出的火花,别有一番趣味。
作者:壹饮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喝茶因为喜欢喝,喜欢摆茶席因为茶席美,不要附庸风雅什么茶道、传统文化。
本来说说“茶道”没什么,这词被说烂了,反而难以启齿。
还有,“传统文化”这词太大了,沾个边都说是传统文化来营销,那不是传统文化,这些东西有可能才出现几十年,甚至是被当代创造,还有现在所有流水线生产的东西,都要加个“大师级”。
什么品味人生、大气典藏之类,明明不是稀缺品,和匠心又毫无关系,最后说茶会,一定要穿禅服戴佛珠说文化嘛,让那些喜欢道家信基督的茶人情何以堪~
只想简简单单喝个茶啊,多关注事物本身,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我是潮汕人,办公室里大概有近十种茶叶。但是,我要反对类似匿名用户类似“潮汕地区表示不服”的说法。总会有受小众追捧的东西,但不能够站在小众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事物在大众的受欢迎程度。在整个中国的范围内,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更多的喜欢咖啡,而不是茶。去超市货柜里面看一下茶饮料的数量就好了。康师傅冰红茶?不好意思,我觉得那玩意是糖水,不是茶。东方树叶、天喔那种才勉强能算是茶。超市里面的无糖茶饮料数量跟跟咖啡、奶茶饮料跟碳酸饮料比起来如何?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台湾、去日本的超市看看,比较一下那些市场的茶饮料比例。然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身边年轻人不爱喝茶了”不是一个伪命题。简单的说,你要约妹子谈心,是去星巴克还是去茶馆吧?好茶叶是很贵的,一斤过千很平常,过万也不稀奇。猫屎、蓝山咖啡才多少钱?我在办公室喝的茶是一斤三至八百的,这个价位我觉得性价比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