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茶散文赏析?

山里向茶 2022-09-20 18:24 编辑:陆珠 165阅读

一、父亲与茶散文赏析?

1、 我将杯盖轻轻地揭起,一股浓郁香气立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先轻轻地将这袅袅升起的的香茗之气吸入腹腔,唯恐它挥之即去,尔后才浅浅地陶醉地品啜起来。咂一口绿汁,那淡雅的甘美,醇厚的悠扬,即刻就浸入了我的心田,让我顿时产生出一种透彻肌肤的快感,那种烦闷浮躁的心境也得到了宁静。

2、当我将茶杯慢慢端起,凝眸静思之时,父亲喝茶的情景便瞬间弥漫在了我的眼前,一种眷念思绪也随之萦绕在了我的心头。

二、茶花赋原文及赏析?

原文:

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再说,颜色也难调。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么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我想了想,也是,就搁下这桩心思。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摧生婆似的正在摧动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想看茶花,正是好时候。我游过华庭寺,又冒着星星点点细雨游了一次黑龙潭,这都是看茶花的名胜地方。原以为茶花一定很少见,不想在游历当中,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听朋友说:这不算稀奇。要是在大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茶花。花期一到,各样品种的花儿争奇斗艳,那才美呢。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普之仁就是这样一位能工巧匠,我在翠湖边上会到他。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普之仁领我穿着茶花走,指点着告诉我这叫大玛瑙,那叫雪狮子;这是蝶翅,那是大紫袍……名目花色多得很。后来他攀着一棵茶树的小干枝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我就问:古语说:看花容易栽花难--栽培茶花一定也很难吧?

普之仁答道:不很难,也不容易。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顶讨厌的是虫子。有一种钻心虫,钻进一条去,花就死了。一年四季,不知得操多少心呢。

我又问道:一棵茶花活不长吧?

普之仁说:活的可长啦。华庭寺有棵松子鳞,是明朝的,五百多年了,一开花,能开一千多朵。

我不觉噢了一声:想不到华庭寺见的那棵茶花来历这样大。

普之仁误会我的意思,赶紧说:你不信么?大理地面还有一棵更老的呢,听老人讲,上千年了,开起花来,满树数不清数,都叫万朵茶。树干子那样粗,几个人都搂不过来。说着他伸出两臂,做个搂抱的姿势。

我热切地望着他的手,那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正在这时,恰巧有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休。

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

普之仁愣了愣,立时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

赏析:

《茶花赋》是杨朔散文中的名篇,在思想艺术上都能较为典型地体现出杨朔散文的一般特点:布局精雕细琢,工于构造意境,用诗的语言来托物寄情,歌颂美的生活以及创造美的普通劳动者。茶花是象征,寄寓了作者对祖国的依恋、赞美之情,开篇破题,结尾点睛,首尾遥相呼应。散文中心是描绘茶花之艳,作者却从写梅花、写玉兰、写迎春花着笔,以诸花烘托茶花,写出它“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成为“最深的春色”。然而写茶花仍然不是作者的目的,透过茶花,作者又进一步刻画了花匠普之仁,寥寥数笔,着重绘出他那双“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的手”。“普之仁”即“普通之人”,这是一位普通劳动者,又是一位美的生产的创造者。唯有这个人物的存在,才使作者所歌咏的“花”与“祖国”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所以在杨朔的散文中,普之仁这样的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简介

杨朔,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散文集《亚洲日出》、《海市》、《生命泉》等。

三、初秋喝茶散文诗?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