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向茶 2023-09-24 编辑: admin 53阅读 栏目:
1.鼓浪屿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
主要观光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全国35个著名景点之一。
2.武夷山
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奇妙秀美的杰出景观。
武夷山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南中国雨林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3.三坊七巷
是福建省福州市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
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分别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以及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
4.大金湖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旅游区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罗汉山、泰宁古城五大景区,于2005年2月1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继武夷山“双世遗”之后又一个入主世界级别的福建旅游景区。
其中大金湖丹霞地貌在同类地貌中具有分布面积大、类型全、奇峰异石多的特点,宏美壮观。
5.东山岛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福建省第二大岛。
东山现已建成了四个功能独具的景区:风动石、塔屿、朝圣观光旅游区;马銮注大众化的沙滩度假区、金銮湾康乐休闲区和乌礁湾森林游乐区。
沿海滨环绕的七个拱月形海滩,沙白浪洁,波清树绿,岛上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号称“天下第一奇石“的风动石、中国四大名屿的东门屿、一望无际的大海、朝霞与落日。
6.湄洲岛
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和自然资源,是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
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构成浪漫旖旎的滨海风光。全岛海岸线长30.4公里,有13处总长20公里的金色沙滩,还有连绵5公里的海蚀岩。岛上有融碧海、金沙、绿林、海岩、奇石、庙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20多处,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观。
千古绝唱的湄屿潮音,或如管弦细雨,或如钟鼓齐鸣,如怨如诉,如歌如吼。峥嵘嶙峋的鹅尾神石,历经岁月洗礼,酷龟、如蛙、像鹰、似狮、若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7.东南花都花博园
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花都依山傍水,绿草如菌,棕榈园、锦锈漳州园、闽南瓜果园、沙生植物园、榕景园、荫生植物馆、百花廊、花卉超市、兰花培育基地、农家生态园、大地艺术展区、南溪茶文化一条街、纪念林植树区等景区交相辉映。
到此旅游不仅可以观赏到闽南、台湾及国外的珍贵花卉植物,体验到闽南及台湾风俗,了解到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还可进行射箭、游泳、水疗、垂钓、打网球、户外拓展训练(滑索、攀岩、空中单杠、过独木桥)等一系列健身运动。
8.白水洋
位于福建省屏南县,是福建的八大景区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而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
平坦的岩石河床一石而就,净无沙砾,登高俯瞰,其形状犹如一丘刚刚耙平的巨大农田,平展展的铺呈在崇山峻岭之中。
三大浅水广场中,面积最大的中洋达4万平方米,最宽处182米,河床布水均匀,水深没踝。阳光下,洋面波光粼粼,一片白炽,故称之为白水洋。
经国家建设部组织专家证实,白水洋是目前世界已发现的稀有浅水广场,享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盛誉。
对于我们不擅长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学习,当不会喝茶的我们,去福建了,我们首先可以了解一下福建的茶文化,然后试着去深入了解和品尝,最后将自己融入到茶文化里面。
也没有关系,福建喝茶只是一种传统,不断的引进外来人员这些传统会慢慢的降低 不要为了这个小事情和烦恼
历史
萌芽时期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形成时期
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年陆羽著的《茶经》。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兴盛时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普及时期
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中国茶文化茶的渊源
(一)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
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湖北等地,自古以来就陆续发现过不少野生大茶树。早在三国时,《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唐代陆羽《茶经》中就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明代云南《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下关)……产茶树高一丈”。近几年来通过考察和调查,已在全国10个省区近二百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甚至成片分布,如云南思茅地区镇源县九甲区和平乡千家寨就发现野生大茶树群落数千亩。1961年在云南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密林中,发现在株树高32.12米,胸围2.9米的高大野生茶树,估计树龄有1700年,是野生型的“茶树王”。还有勐海县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树王”,树龄约800多年,最近在澜沧县发现的邦威过渡型“茶树王”,树龄1000年左右。这三种类型的“茶树王”都发现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这结古代大茶树已列为重点保护古树,供国内外学者参观,这是茶树发源地的历史见证。另外,从古茶树的分布地域来看,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的南部与西南部以及广西、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当然也有少数散见于福建、台湾、海南等地。因此科学家普遍认为,从古茶树的分布区域情况来判断,茶树的原产地应该是在中国的西南部,其起源中心可能就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
(二)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谈茶的发现与利用
战国时期《神农本草》书中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民间传说5000年前有位最早发明农业、医药的人叫神农,他为民解除病痛,尝遍百草,企图寻找出能治病的植物。有一天,神农前后尝到了七十二种毒草,毒气聚到腹中,使神农口舌麻木,五内若焚,不能自制,于是他躺在一株树下休息,一阵凉风吹来,从树上掉下一片树叶落入神农口中,清香甜醇,使神农为之一振,便将树下嫩枝叶放在口中咀嚼,顿时毒气退去,全身舒适,于是他认定此种树叶为治病良药,并称它为“荼”。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传说,是说神农有个透明的的水晶肚,吃下去的食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神农为了探明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总是尝遍百草,看看在肚中的变化以作判定。有一天,神农吃到了一种开白花的树叶,吃下去后,不仅口中感到苦尽甜来,而且肚子里的有毒食物被这种汁液清除的干干净净,似乎上下“查”了一遍一样,于是他就将这种树木叫做“荼”。从此,当他尝草寻药中毒时,便将随身带着的茶树叶吃下,就立即能解除毒害,神农把这种茶树叶介绍给人们,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瘟疫灾害中解救出来。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许就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吃茶的开始,唐代茶圣陆羽可能也就是依据这种历史记述,在其,茶经》中论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说明茶作饮料,开始于神农氏。陆羽在《茶经》中还认为饮茶在鲁周公时已为人所知,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杨雄、司马相如,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好饮茶。后来流传广了,便成了风俗。陆羽说,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非常盛行,在东西两都―西安和洛阳以及湖北、四川一带,家家户户都饮茶了。从神农尝百草到饮茶成为风俗,可以说是先为药用后发展为饮用的历史过程。
(三)珍贵的茶叶历史文物和遗迹
长沙马王堆距今有2100多年的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不少,有简文、帛书、帛画等,其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这是汉代皇帝贵族享用茶饮的写实。在随葬清册中还有“木古月笥”的简文,据考证,“木大月”就是的异体字,即苦荼(茶),这是至今发现最早的茶叶随葬品。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地的唐代文物很多,这批稀世珍宝在地宫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金银茶具多件,有琉璃茶碗和秘色瓷茶具,金银茶具中有烘团茶用的银笼子、贮存茶用的龟盒、碾茶用的茶碾子、筛茶的茶罗子、放调料的盐台和银坛子、取茶用的银茶匙、调茶用的调达子、煮茶用的银风炉和夹木炭用的银火荚。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宫廷茶具。
四川省名山县的蒙山是个古茶地,唐代就盛产多种名茶,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历史遗迹。种有仙茶的“皇茶园”就是其中之一,皇茶园位于上清侧山岙处,相传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前50年)邑人吴理真培植仙茶七株之地。皇茶园面积12平方米,石栏圈围,道旁立有门楼加锁,左边竖立石碑两座,记述仙茶的起源及甘露大师的功绩(现碑已毁),石围栏依存,现石门上新刻楹联一副:“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另外在蒙山腰有一座“智矩寺,是汉代甘露道人吴理真创始,宋淳熙时重修,明万历时补修。自唐至清,每岁于此制造贡茶,是我国早期的贡茶院之一。
茶文化 2023-09-14 点击:3741
茶文化 2023-09-14 点击:3659
茶文化 2023-05-11 点击:3490
茶文化 2023-09-14 点击:3418
茶文化 2023-09-15 点击:3213
茶道 2023-03-17 点击:2890
茶文化 2022-12-13 点击:2721
茶文化 2022-12-18 点击:2690
茶文化 2023-07-04 点击:2610
茶文化 2023-02-28 点击:2316
发表评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