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后,怎样喝茶最好?

山里向茶 2021-10-22 15:24 编辑:路刚 276阅读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虽然天气依然温暖,可是早晚的寒凉之气已经比较明显。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白露、寒露、霜降是一个连续过渡的过程,都表示水汽的凝结现象,而寒露是这个过程的中间阶段,也是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这个过程反映到环境之中,就是“秋燥”的特性在显现;反映到人体上,就会感到不适,并且容易伤害肺和胃。这个时候就要特别注意饮食,尽量少燥、辣、烤等类别的食物。

而例如水果、蜂蜜、芝麻、核桃、沙参、萝卜、百合、银耳、牛奶等等有一定润泽作用的也呈现阴性的食物就很适合,可适量增加。

当然,从民俗上,我们也演化出了很多适宜的方式来应对秋燥,不仅仅是食物,而更多是从社会性的角度出发,调整人们的情志以及体现群体的力量。

北方在这个时令中,人们秋游的意愿在逐渐增强。去郊区爬山登高的人越来越多。山野中较多的负离子不仅可平衡秋燥,在登高时远跳,直抒胸隐,散尽郁闷,也在精神上舒缓了燥的压力。

如果遇到闫月,很多时候中秋节都和寒露重合。中秋拜月、祭月,月是太阴之精,一方面对应人间即将阴超过阳,一方面也压制秋燥之气。

中国人很注重日常起居方面,尤其更在乎如何先期的调理身体,不使病态出现。这种调理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饮食,一个是起居,一个是情志。

从起居的角度来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天气越来越冷、越来越干,人为的外界赋予的温暖越来越多,比如暖气、空调、烤火等等,反而特别容易引起燥邪,从寒露就开始收敛阴精,有利于人体内部平衡;而早起是为了顺应阳气的舒达,让阳气能够正常的舒达,从而避免血栓、烦躁。这些都是中国人在养生的方面顺应时气而进行的主动防御。

从情志的角度来说,除了登高远跳和参加一些社会性活动外,在人文方面有一种我很喜欢的花进入了盛花期,值得欣赏品评。

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菊花在寒露后就普遍开放了。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咏菊》诗:“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栗初开晓更清。”

这是一首非常有画面感的优美篇章——初降的霜轻轻地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唯有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栗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因此在寒露这个节气,适宜喝一泡铁罗汉

借由这款茶的芬芳,调节我们的情志,铁罗汉浑厚的滋味,来抚平秋天带来的“燥气。

铁罗汉的干茶颜色深重,紧结有力,带老霜隐泛油光,倾入紫砂壶内,叮咚做响如铁钉作响;

细嗅有火工香,汤色褐色带橙,胶质感强,如琥珀流动;

香气浓郁强劲,特别是前三泡,但是第五泡后会慢慢转弱;茶汤厚重,在口腔中充满饱满膨胀的感觉,回甘迅猛,有强烈的后劲。

举例来说,铁罗汉前几泡有如瀑布冲泄之势,然而随后又有绵绵集水之功;冲荡反复,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