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英1974普洱饼礼盒(吴启英亲制普洱茶珍藏品)

山里向茶 2023-01-01 05:12 编辑:admin 323阅读

1. 吴启英亲制普洱茶珍藏品

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出现的。

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普洱茶(熟茶)的茶质温和,茶水丝滑柔顺、醇厚,适合日常饮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熟茶)的香气会变得越来越柔和和丰富。普洱茶(熟茶)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扩展资料:

普洱茶熟茶的发展

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1984年,现代普洱创始人吴启英通过普洱茶接种技术科学的方式,在保证普洱茶质量的情况下22天就完成了普洱熟茶的发酵转化。这是现代普洱熟茶的开端,为普洱熟茶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2. 云南吴启英普洱茶

云南则道茶业是普洱茶现代化、科学化、高端化的品牌标杆。

公司采用“现代普洱熟茶鼻祖”吴启英先生的独创工艺,在普洱熟茶工艺领域独占鳌头。公司还与云南农业大学、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多个权威机构全面合作,在现代高端 普洱茶的加工、工艺、精制、推广、饮用等方面引领行业发展。

云南则道茶业斥资2000余万元打造国内最大的普洱茶文化博览中心——普洱茶谷。其中则道茶博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普洱茶专业挂牌博物馆,4000多平米普洱茶藏储文化博览馆“天窖”,开仿生数控藏储普洱茶的先河,开创普洱茶仓储陈化标准。全透明则道贡茶厂内,提出“七选八弃”严苛选茶原则,坚持使用传统石磨压茶工艺手工压制,双层棉纸严格包装,传统笋叶外包装极致精美。则道茶舍以古六大茶山及云南以茶为生的少数民族为主题,打造全国唯一的民族茶文化 博览馆。

云南则道茶业作为云南曼松贡茶最重要的保护者和经营者,最新推出的生命之叶曼松贡茶限量珍藏版,已经成为名山古树茶的巅峰之作,受到广大普洱茶经营者和爱好者的热烈追捧

3. 吴启英普洱熟茶旗舰店

普洱茶的糯香味由来,无非两种途径:人为干预、后期转化。

第一种:人为干预,使茶中增舔糯米香。

通过在普洱茶中添加各种提香物质或香精成分,来使其具有其它茶类根本无法媲美的香气。比如糯米香普洱。

这种茶是指一种在普洱熟茶/生茶中加入糯米香叶的茶,一般以熟茶为多。“糯米香”是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森林覆盖下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因其具有浓郁的糯米香气而得名。

在普洱茶中加入糯米香这种植物,和平常的陈皮普洱、菊花普洱没什么不同,都是调味茶!但是因为糯米香不是一种越陈越香的植物,所以这种茶应该不能陈放太久,而且糯米香味道比茶味浓,茶是适口为珍,自己喜欢就好。

第二种,依托后期转化,自然生香。

市面上少量带有糯香味的普洱茶,它们的香气依托纯净且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加工工艺,使这种“神秘”味道在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过程中产生的,属于一种非人为干预所得到的香气。

这种普洱茶里的糯香,它的得来是有特定的条件,常见于熟茶,且需要经过长达十年之久的干仓才能得到。

因为这种香气是普洱熟茶在自然陈化过程中产生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保证所有茶都能够闻到这种香气,所以无论是从品饮价值,还是口感滋味来说,非人为干预所得到的普洱茶,它的价值都要高得多。

这种有糯香味的普洱熟茶市面上存量较少,在品饮吴启英大师的普洱熟茶时能得到这种糯香味。因为糯香味你是很难从茶叶中闻到。糯感就是种口感比较粘稠,比较厚就是糯感,真的只有喝到了才能体会。

4. 现代普洱茶创始人 吴启英

在1973年,成功的研制出了人工渥堆发酵技术,通过人工技术制作出熟茶,茶汤红褐色,汤感柔和顺滑,口感醇厚甘甜,虽然和陈茶相比还是不一样,但是也算是非常好口感的茶了。

不过,其实在云南派邹炳良、吴启英等几名技术员去广东和香港学习的时候,广东的一些茶叶厂已经开始了研究,但是最终还是没有研制成功!

熟茶,就是在1973年被研制出来的!

5. 吴启英品牌普洱茶

大益普洱茶的创办人是邹炳良,生于1939年,云南省祥云县人。中国普洱茶渥堆方法探索、研究、奠基者。1957年入勐海茶厂,1984年至1997年1月任厂长、总工程师,大益品牌创始人之一,云南省著名茶叶审评专家。做茶至今已近60年,被尊称为“普洱熟茶渥堆技术的创始人”、“普洱熟茶之父”。被授予“中国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荣誉称号。

他撰写的《普洱茶工艺》是世界上第一套关于普洱茶生产、加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的专业教材,结束了普洱茶没有科学标准鉴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