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农村艾草可以用来洗澡,除了洗澡以外还有什么用途?

山里向茶 2022-05-23 02:35 编辑:齐琰 62阅读

你好,俺是乡村宋哥,很高兴来回答你里问题,艾草除了洗澡还有很多用途。

,端午节到了,艾草有辟邪,消毒之功效,

首先俺们老家这边端午把艾草插大大门两边有辟邪,这是老一辈老人所讲。

艾草还有消毒之功效,如果有蚊子里话,点一把干艾草蚊子都被熏跑了,如果被蚊子咬了可以用艾草水抹抹,可以治痒。

艾草还是一种中药材,还是一种食品,艾叶可以吃。艾草煮水喝可以消毒去火,

总之艾草里好处多多。

感谢邀请:我们山西农村的风俗,五月端午的艾草洗澡不但能祛湿祛寒,还有一个流传很多年的风俗,五月端午把艾草连根挂到大门口的门上,可以招财辟邪,消除病魔。

我们小时候每当端午的时候大人们都早早的采到艾草,用红绳系成小捆倒挂在大门口上。现在的年轻人都简单了,一大早起来看到邻居的门口都立着一根带根的艾草,看来老一辈流传下来的风俗没有改变,只是简单的来完成了。你们那里有这样的风俗么?欢迎下方关注留言!

在农村端午节插艾草讲究“插早不插晚,挂长补挂短”,是什么意思呢?

在农村端午节插艾草讲究“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是什么意思呢?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还有两天,农村已经在为端午节做准备了。母亲早早包好了粽子,腌好了鸭蛋,买好了五色线,然后送去姐姐家了。除了包粽子之外,端午节又被称为午日节、五月节。五月被称为毒月,端午节又被称为毒日,这一天是一年当中最毒的。北方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所以,端午节有插艾叶菖蒲,抵御毒气的习俗,这两天也是市场上销售艾叶菖蒲最火的时候。但是,农村对什么时候挂,怎么挂也有讲究。

农村讲究“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是什么意思?有何寓意吗?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在端午节当天,早上四五点父母都会去田间,采割艾草和菖蒲,带着清晨的朝气。取回来之后,将三两个艾叶连同菖蒲捆绑在一起,悬挂在门上,或者插在窗户上。

为什么非要讲究插早呢?这里面的早有两层含义,一是农村常有的做法,取端午节清晨采割的艾草;二是悬挂艾草只能在端午节或者之前不能推后。因为,“前三后四”,这七天的艾草是最有效果的,而尤以端午节当天最好,清晨采割,保证艾叶最鲜嫩,也最有效果。另外,我们都知道插艾叶菖蒲主要用来防虫辟邪,而从农历五月初一起,就是毒月开始,所以提前悬挂可以更好达到防虫辟邪的作用。因此,农村讲究插艾草要乘早。

为什么非要讲究艾草的长度呢?因为艾草和菖蒲同用,具有辟邪的作用,而菖蒲又被称为蒲剑,艾草和菖蒲看成是门神的两个武器,我们看到门神的图片,都要手执长剑,这是其一。最关键的意思,因为艾草还是要取成熟的,而短的往往没有成熟,达不到驱虫的效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艾草挂长不挂短。

综上所述,农村讲究的艾草,实际上和插艾草的寓意密切相关,既有辟邪的作用,又有防五毒的作用,所以插艾草,宜早不宜迟,宜长不宜短。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后天就是端午节了,路边摊儿上有许多卖粽叶和艾草的,粽叶七元1斤,艾草一毛钱一支,过了端午节,粽叶和艾草的意义就欠缺了许多。因为节日的粽子味道不一般,而端午节门上挂艾草是各家各户的传统习俗,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插早不插晚,挂长不挂短”,这是一句农村有关端午节挂艾草避邪的老话。意思是说,门窗上插艾草,重在赶个早字,一定要在五月初五那天太阳出山之前,把艾草在门窗上挂好了,这样才能起到辟邪的作用。而要挂的艾草,一定要又长又粗的,否则那些细小的,毛毛碎碎的艾草本身弱势,更谈不到保护人为人辟邪的作用了!这句话好理解,但是有没有道理呢?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数据做支撑,但是避邪这事人们讲究的是一个“解疑心”,自己心里面觉得那门上挂的艾草能够辟邪,自然自己的胆子就肥了。再说咱们自古就喜欢强大的东西为自己做保护,这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心理。所以说这种老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讲究太阳出山之前来采摘艾草,有的地方叫做“拉露水”,太阳出山之前艾草还有露水在,据说这个时候艾草药性最好,最能起到驱虫辟邪的作用。

但我们这里从来不讲究艾草什么时候出去采?只要赶在五月初五大早上太阳出来之前挂上就好了。所以这几天才有那么多的艾草贩子拿着这些东西出来挣钱。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有关艾草的不同悬挂习惯和不同的农村谚语,反映出了各地的文化差异,自然也制造出了不同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营造出了不同的节日商机。抓住机会,你就发了!您所在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端午节习俗和俗语呢?有什么商机可抓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