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制作与风味别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钵。前者取一握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2-4尺不拘,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茶叶其实不全是茶叶,可充当茶叶的品种很多,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山梨叶、大青叶、中药称淮山的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经洗净、焖煮、发酵、晒干等工序而大量制备取用。加用药草则随季节气候不同而有所变换,如春夏温热,常用艾叶、薄荷、细叶金钱、斑笋菜等鲜草;秋季风燥,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可用竹叶椒或肉桂。原料备好,同置钵中。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协助或仅用双腿夹住擂钵,右手或双手紧握擂持,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成圆周频频擂转,直到原料擂成酱状茶泥,冲入滚水,撒些碎葱,便成为日常的饮料。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客家先民在流迁过程中,艰辛劳作,容易上火,为防止六淫致病,经常采集清热解毒的青草药制药饮,江南可供采用的药草很多,茶就是其中的一味。
擂茶棍以茶树或百花蛇藤做成,磨损的木质溶入茶水可食,既是工具又是原料。擂茶时,可根据四时变化和人体状况的不同需要,分别加入陈皮、甘草、白芍、艾叶、葛藤、鸡脚草、金银花等中草药一起擂,制成防暑祛寒、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等功效不同的擂茶。平时妇女串门喜喝擂茶,有的常喝成瘾,不喝则头痛;有的茶量极大,连喝五六碗也无妨。每逢喜庆或节日请喝擂茶,桌上均摆有各种配料。解放前以花生、豆子、南瓜子、杨梅干等为主,农村有的用腌菜杆、老姜、笋干;解放后,配料愈加丰盛,有各种糖果、饼干、瓜子、蜜饯、花生、果冻等十余种。
“擂”茶的用具是擂棍和擂钵。前者取一根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2-4尺不等,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制作擂茶时,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协助或仅用双腿夹住擂钵,右手或双手紧握擂棍,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成圆周频频擂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直到原料擂成酱状茶泥,冲入滚水,撒些碎葱,便成为日常的饮料。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因配料不同,擂茶分别具有解渴、清凉、消暑、充饥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