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抹茶起源与中国的隋唐,在唐朝与宋朝的时候达到顶峰。但到了明朝以来。中国却开始流行用茶叶泡茶的喝法,自此传统茶磨也随之绝迹。抹茶究竟是为什么衰弱的呢?
所谓抹茶,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末茶”。“末”是“碎末”的末。指的是,把茶叶磨成粉末,则为末茶。而不磨成粉末的,就叫叶茶或者散茶。抹茶与散茶最大的缺陷就是做工费时、费力、费钱,远不如散茶制作起来轻松。
自明朝起就不喝抹茶了,那个时候是朱元璋执政。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所以他深知老百姓的幸苦。他认为末茶制作的工艺繁琐,十分消耗人工,那时的茶农苦于徭役,所以怨声载道。为了体恤百姓,朱元璋就对末茶下了道禁令。末茶开始衰退,于是人们开始流行喝散茶。
日本的茶道里的“抹茶”其实是唐代的时候传过去的,或许一些人觉得日本的抹茶会有多么的高档,又或者喝起来有多么的文艺,其实不然,抹茶其实并不好喝,远不如散茶好喝,对一些人来说根本就是难以下咽。即使到了现在抹茶制作起来也比较麻烦,这些也就是抹茶在西方远不如中国散茶受欢迎的原因。
抹茶,是一种通过特殊工艺而制作的绿茶,起源于中国隋朝,而在唐朝、宋朝达到顶峰,但是因为明朝茶叶的流行,开始了一种用茶叶泡茶的新吃法。所以,抹茶开始衰弱,制作技术也开始失传了,以至绝迹重生……
早在隋唐年间,聪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就发明了一种吃茶的新技能,用石磨把茶叶磨成粉状,以便冲饮携带,成为了当时甚是流行的饭后饮料。后来,人们通过不断积累日常经验,还总结了评茶、品茶的不同的方法。而在宋朝,由民间的吃茶小摊不断发展成皇亲贵族的盛大的品茶会。但是在到了明朝之后,由于茶叶的盛行,人们为了更加方便,开始用茶叶直接冲泡,喝完之后直接把茶叶扔掉,而茶叶也不再磨成粉状了,既简单了喝茶的工序,又不失清茶的口感,以至后来抹茶技术的渐渐失传。